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

锂离子电池用硅甲氧基聚环氧丙烷电解质的制备和性能表征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1-29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1页
    1.2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锂离子电池材料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1 正极材料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2 负极材料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3 隔膜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4 电解质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锂离子电池的优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第15页
    1.3 聚合物电解质第1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聚合物电解质的发展历程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聚合物电解质的优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聚合物电解质分类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.1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.2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.3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.4 其他聚合物电解质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聚合物电解质组成第20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4.1 聚合物和增塑剂第20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4.2 锂盐第26-27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7-28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第28-29页
2 实验部分第29-34页
    2.1 实验原料及主要仪器设备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原料及试剂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第30页
    2.2 极片的制备第30-31页
    2.3 性能测试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物理性能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1 红外光谱(FTIR)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2 交联密度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3 机械强度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4 热性能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电化学性能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1 界面稳定性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2 离子电导率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3 电化学稳定窗口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4 锂离子迁移数第33-34页
3 BSPPO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和表征第34-50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4-35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电池的组装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电池性能测试第36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3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聚合物电解质聚合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1 聚合物电解质溶胀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2 红外光谱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3 交联密度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4 -O/Li摩尔比与聚合时间关系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5 聚合温度与聚合时间关系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力学强度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热性能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界面稳定性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离子电导率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5.1 锂盐量的优化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5.2 增塑剂量的优化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5.3 离子电导率与温度关系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电化学稳定窗口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锂离子迁移数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电池性能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8.1 循环性能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8.2 倍率性能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8.3 软包电池性能第47-4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8-50页
4 BSPPO基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和表征第50-59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0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电池的组装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电池性能测试第51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离子电导率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力学强度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热性能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电化学稳定窗口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锂离子迁移数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电池性能第55-57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7-59页
5 BSPPO基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和表征第59-72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9-60页
    5.2 实验部分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电池的组装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电池性能测试第61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61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红外光谱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热性能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离子电导率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1 丁二腈量的优化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2 离子电导率与温度关系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电化学稳定窗口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锂离子迁移数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电池性能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6.1 室温电池性能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6.2 高温电池性能第67-7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0-72页
结论第72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85页
致谢第85-8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-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
下一篇:南宋中期涉税诗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