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5页 |
·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页 |
·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12-14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本论文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| 第15-28页 |
·控制体系概念 | 第15-16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20页 |
·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| 第20-23页 |
·国外学者(英国)有关内部控制理论的概述 | 第20-21页 |
·我国学者关于内部控制理论的概述 | 第21-22页 |
·对传统内部控制理论的评述 | 第22-23页 |
·内部控制有关概念 | 第23-25页 |
·内部控制概念界定 | 第23页 |
·内部控制的目标体系 | 第23-24页 |
·内部控制的分类与内容 | 第24-25页 |
·组织部门及组织部门权力有关概念的界定 | 第25-28页 |
·组织部门及组织部门权力概念界定 | 第25-26页 |
·组织部门权力内容 | 第26-28页 |
第3章 我国地市级组织部门权力内部控制机制现状分析 | 第28-39页 |
·我国地市级组织部门权力行使职能 | 第28页 |
·我国地市级组织部门权力两重性特征分析 | 第28-33页 |
·行政单位行使组织部门权力的特征 | 第29-31页 |
·事业单位行使组织部门权力的特征 | 第31页 |
·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行使权力的差异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我国地市级组织部门权力内部控制观念的变迁 | 第33-37页 |
·我国地市级组织部门权力内部控制运行机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 | 第37-39页 |
·思想观念落后,缺乏认识与重视 | 第37页 |
·机制不够完善,形式主义太严重 | 第37页 |
·执行过程困难,执行效果低下 | 第37-38页 |
·缺乏监督体系,反馈不及时 | 第38-39页 |
第4章 我国地市级组织部门权力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 | 第39-55页 |
·我国地市级组织部门权力内部控制机制建立的原则与实现的目标 | 第39-42页 |
·建立的原则 | 第39-41页 |
·实现的目标 | 第41-42页 |
·我国地市级组织部门权力内部控制机制建立的内容 | 第42-43页 |
·建立良好的内控文化机制 | 第42页 |
·建立有效的人员管理机制 | 第42页 |
·健全完善约束和激励机制 | 第42页 |
·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 | 第42-43页 |
·我国地市级组织部门权力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 | 第43-48页 |
·内控文化机制的建立 | 第43-44页 |
·人员管理机制的建立 | 第44页 |
·约束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| 第44页 |
·监督机制的建立 | 第44-45页 |
·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 | 第45-48页 |
·我国地市级组织部门权力内部控制机制建立的优势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部门负责人责任明确 | 第48页 |
·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 | 第48-49页 |
·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协调 | 第49页 |
·我国地市级组织部门权力内部控制机制实施的策略 | 第49-51页 |
·树立部门权力内控制约意识 | 第49-50页 |
·建立组织部门权力内控制约机制 | 第50页 |
·保障组织部门权力内控制约机制正常运行 | 第50-51页 |
·我国地市级组织部门权力内部控制机制实施的保障措施 | 第51-55页 |
·组织部门权力界定明确 | 第51-52页 |
·内部控制机制运营目标明确 | 第52-53页 |
·对目前我国地市级组织部门权力内部控制机制要不断的完善 | 第53页 |
·发挥第三方组织的监督与监察作用 | 第53-55页 |
第5章 案例分析—淮安市组织部门权力内部控制机制实施效果分析 | 第55-62页 |
·淮安市组织部门权力内部控制概述 | 第55页 |
·淮安市权力内部控制机制模式 | 第55-58页 |
·清理职权,做到制度确权、科学分权、公开亮权 | 第55-56页 |
·排查风险 | 第56-57页 |
·实时监控 | 第57-58页 |
·完善制度体系 | 第58页 |
·形成长期监控机制 | 第58页 |
·淮安市组织部门权力内部控制机制运行效果 | 第58-62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62-64页 |
·本论文的总结 | 第62页 |
·本论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