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寻求核武器的困境--以伊朗核问题为例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导论 | 第7-12页 |
一、选题意义 | 第7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7-10页 |
(一)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7-8页 |
(二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三、研究思路,方法和创新点 | 第10-12页 |
(一) 研究思路 | 第10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(三) 创新点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国家寻求核武器的背景 | 第12-26页 |
第一节 核武器维护了大国关系的和平与稳定 | 第12-17页 |
一、美国对日本和苏联的核威慑 | 第12-14页 |
二、核武器维护了大国关系的稳定 | 第14-17页 |
第二节 国家寻求核武器的可能性 | 第17-26页 |
一、国家寻求核武器的理性分析 | 第17-21页 |
二、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缺陷 | 第21-23页 |
三、核大国的政策分歧 | 第23-26页 |
第二章 国家寻求核武器的困境 | 第26-36页 |
第一节 国家的核安全困境 | 第26-27页 |
第二节 国家寻求核武器的困境 | 第27-33页 |
一、国家寻求核武器的成本 | 第27-30页 |
二、国家寻求核武器的原因 | 第30-33页 |
第三节 国家放弃核武器的选择 | 第33-35页 |
一、加入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| 第33-34页 |
二、成为永久中立国 | 第34页 |
三、加入核大国主导的安全共同体 | 第34页 |
四、与核大国签订军事同盟条约 | 第34-35页 |
第四节 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伊朗寻求核武器的困境 | 第36-45页 |
第一节 伊朗寻求核武器的可能性 | 第36-40页 |
一、伊朗的地缘政治特征 | 第36-37页 |
二、伊朗的国家资源状况 | 第37页 |
三、伊朗核问题分析 | 第37-38页 |
四、伊朗寻求核武器的动机 | 第38-40页 |
第二节 伊朗寻求核武器的困境 | 第40-42页 |
一、持续遭受国际社会制裁 | 第40-41页 |
二、国际舆论的压力 | 第41-42页 |
第三节 伊朗核问题框架协议的签署及其影响 | 第42-45页 |
一、伊朗核问题框架协议的签署 | 第42页 |
二、签署伊朗核问题框架协议的意义 | 第42-43页 |
三、签署伊朗核问题框架协议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