卢龙县农村养老模式改进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3-16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国内外农村养老模式概述及经验借鉴 | 第16-22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16-17页 |
2.1.1 人口老龄化 | 第16页 |
2.1.2 养老模式 | 第16-17页 |
2.2 国外农村养老模式概述及经验借鉴 | 第17-19页 |
2.2.1 国外农村养老模式概述 | 第17-18页 |
2.2.2 国外农村养老模式经验借鉴 | 第18-19页 |
2.3 国内农村养老模式概述及经验借鉴 | 第19-20页 |
2.3.1 国内农村养老模式概述 | 第19-20页 |
2.3.2 国内农村养老模式经验借鉴 | 第2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卢龙县农村养老现状 | 第22-29页 |
3.1 卢龙县农村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| 第22-24页 |
3.2 当前卢龙县农村养老模式 | 第24-27页 |
3.2.1 家庭养老模式 | 第24-25页 |
3.2.2 机构养老模式 | 第25-26页 |
3.2.3 社会化养老模式 | 第26-27页 |
3.2.4 居家养老模式 | 第27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4章 卢龙县当前农村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8页 |
4.1 家庭养老难堪其重 | 第29-30页 |
4.2 机构养老形同虚设 | 第30-32页 |
4.2.1 互助幸福院 | 第31页 |
4.2.2 供养中心 | 第31-32页 |
4.3 社会化养老难满其需 | 第32-34页 |
4.4 居家养老发展滞后 | 第34-35页 |
4.4.1 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差距大 | 第34页 |
4.4.2 管理模式粗放 | 第34页 |
4.4.3 资金投入失衡 | 第34-35页 |
4.4.4 农村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不足 | 第35页 |
4.5 精神养老缺失 | 第35-37页 |
4.5.1 家庭成员忽视老人精神养老 | 第35-36页 |
4.5.2 老人自我精神养老不足 | 第36页 |
4.5.3 集体娱乐项目缺乏 | 第36页 |
4.5.4 精神养老法规缺位 | 第36-37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5章 卢龙县农村养老模式改进建议 | 第38-46页 |
5.1 大力发展当地经济 | 第38-39页 |
5.1.1 积极推进农村本土经济发展 | 第38-39页 |
5.1.2 促进劳动力实现本地转移 | 第39页 |
5.2 提高养老社会化程度 | 第39-40页 |
5.3 重视丰富精神养老 | 第40-42页 |
5.4 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模式 | 第42-45页 |
5.4.1 拓展养老服务内容 | 第42-43页 |
5.4.2 创新助老服务平台 | 第43-44页 |
5.4.3 形成供需平衡的良性发展机制 | 第44-45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