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1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6页 |
1.2.1 研究的目的 | 第12-13页 |
1.2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3-16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6-19页 |
1.3.1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6-17页 |
1.3.2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7-18页 |
1.3.3 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18-19页 |
1.4 研究的理论依据 | 第19-20页 |
1.4.1 社会支持系统理论 | 第19页 |
1.4.2 社会性别理论 | 第19-20页 |
1.4.3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| 第20页 |
1.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5.1 研究思路 | 第20页 |
1.5.2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6 研究的创新点 | 第21-22页 |
1.6.1 研究思路的创新 | 第21页 |
1.6.2 研究视角的创新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家庭暴力的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| 第22-25页 |
2.1 家庭暴力的现状 | 第22-23页 |
2.1.1 家庭暴力问题发生的普遍性 | 第22页 |
2.1.2 冷暴力和热暴力的并存性 | 第22页 |
2.1.3 不利后果的蔓延性 | 第22-23页 |
2.2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问题的必要性 | 第23-25页 |
2.2.1 家庭暴力的严重性需要社会工作的参与 | 第23页 |
2.2.2 法律制度不完善需要社会工作的参与 | 第23-24页 |
2.2.3 社会工作自身特征为本研究提供了保障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专业关系的建立 | 第25-32页 |
3.1 案主的基本情况 | 第25-26页 |
3.2 与案主专业关系的建立 | 第26-32页 |
3.2.1 向案主表明态度 | 第26-28页 |
3.2.2 共同讨论服务方案 | 第28-32页 |
第四章 社会工作者介入目标及过程分析 | 第32-42页 |
4.1 社会工作者介入的目标分析 | 第32-35页 |
4.1.1 社会工作者介入服务的总目标 | 第32页 |
4.1.2 社会工作者介入服务的具体目标 | 第32-35页 |
4.2 社会工作者介入服务的方案实施策略 | 第35-37页 |
4.3 社会工作者介入服务方案的实施 | 第37-42页 |
4.3.1 解决案主遭受身体伤害的暴力问题 | 第37-39页 |
4.3.2 改善和促进案主与丈夫的沟通交流 | 第39-40页 |
4.3.3 初步解决案主的家庭暴力问题 | 第40-42页 |
第五章 结案与评估 | 第42-44页 |
5.1 结案 | 第42页 |
5.2 评估 | 第42-44页 |
5.2.1 过程评估 | 第42-43页 |
5.2.2 结果评估 | 第43页 |
5.2.3 满意度评估 | 第43-44页 |
第六章 基本结论与相关建议 | 第44-47页 |
6.1 结论 | 第44-45页 |
6.1.1 社会工作能够被用来预防和解决家庭暴力问题 | 第44页 |
6.1.2 社会工作在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方面具有优势 | 第44-45页 |
6.2 建议 | 第45-47页 |
6.2.1 积累专业理论知识,指导实践工作开展 | 第45页 |
6.2.2 介入过程中争取案主的配合至关重要 | 第45页 |
6.2.3 做好危机处理,适时调整方案策略 | 第45-46页 |
6.2.4 根据案主的变化选择合适的实施策略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