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功能材料论文

新型人工电磁表面对电磁波传播特性的控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6-26页
    1.1 新型人工电磁材料概述第16-18页
    1.2 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的概念第18-20页
    1.3 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的发展现状第20-24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第24-26页
第二章 人工电磁表面的分析与综合第26-44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6-27页
    2.2 人工电磁表面的分析方法第27-34页
    2.3 人工电磁表面综合方法第34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相移法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表面极化率法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惠更斯表面第41-42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2-44页
第三章 透射电磁波单一分量相位的控制第44-5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4-45页
    3.2 惠更斯单元设计与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3.3 超薄高效波束偏折透镜第47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惠更斯原理设计实现波束偏折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仿真与实验验证第50-5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4-56页
第四章 透射电磁波正交分量相位的分别控制第56-72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6-57页
    4.2 各向异性惠更斯单元设计第57-60页
    4.3 基于各向异性惠更斯单元的极化分束器第60-65页
    4.4 各向异性平面天线罩第65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设计与仿真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实验测试第69-71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71-72页
第五章 透射电磁波幅度相位的完全控制第72-82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72-73页
    5.2 惠更斯单元对电磁波幅度相位的完全控制第73-77页
    5.3 多阶衍射光栅的设计第77-81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81-82页
第六章 反射电磁波幅度相位的完全控制第82-102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82页
    6.2 超宽带极化转换单元设计第82-87页
    6.3 宽带衍射光栅的设计与验证第87-90页
    6.4 宽带隐身表面的设计与验证第90-100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宽带编码隐身表面设计过程第91-9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宽带隐身表面的实验测试第98-100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100-102页
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02-104页
参考文献第104-116页
致谢第116-118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8页

论文共11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酿酒葡萄成熟期酚类物质检测方法研究
下一篇:温度对生物炭介导的鸡粪厌氧消化产气特性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