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5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前言 | 第9-11页 |
| 1. 实验材料及方法 | 第11-16页 |
| 1.1 主要试剂 | 第11页 |
| 1.2 主要仪器 | 第11-12页 |
| 1.3 实验动物药物 | 第12页 |
| 1.4 实验动物分组 | 第12页 |
| 1.5 家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腰动脉阻滞模型的建立 | 第12-13页 |
| 1.6 实验动物的取材 | 第13页 |
| 1.7 实验指标的检测及具体操作 | 第13-16页 |
| 1.8 统计学分析 | 第16页 |
| 2. 结果 | 第16-22页 |
| 2.1 HE染色法观察神经细胞的病理变化 | 第17页 |
| 2.2 免疫组化法检测NF-κB p65表达情况 | 第17-18页 |
| 2.3 免疫组化法检测VCAM-1、ICAM-1阳性血管的表达情况 | 第18-20页 |
| 2.4 ELISA法检测脊髓组织中NF-κB p65、VCAM-1、ICAM-1的含量 | 第20-22页 |
| 3. 讨论 | 第22-26页 |
| 3.1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| 第22页 |
| 3.2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微观病理变化机制 | 第22-23页 |
| 3.3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和研究现状 | 第23-24页 |
| 3.4 活血通督汤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微环境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 | 第24-26页 |
| 结论 | 第26-2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7-30页 |
| 附录 | 第30-33页 |
| 致谢 | 第33-34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34-3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6-39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