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7-9页 |
第2章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概述 | 第9-13页 |
2.1 精神损害赔偿概念解析 | 第9页 |
2.2 精神损害赔偿的作用 | 第9-10页 |
2.3 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 | 第10-11页 |
2.4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历史沿革 | 第11-13页 |
第3章 国外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考察 | 第13-16页 |
3.1 法国法 | 第13页 |
3.2 德国法 | 第13页 |
3.3 英国法 | 第13-14页 |
3.4 美国法 | 第14-16页 |
第4章 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现状 | 第16-25页 |
4.1 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现状 | 第16-17页 |
4.2 我国司法实践中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案件的态度 | 第17-24页 |
4.3 我国学者对违约情形下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态度 | 第24-25页 |
第5章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归入违约责任的合理性分析 | 第25-30页 |
5.1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理论依据 | 第25-26页 |
5.2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| 第26-27页 |
5.3 对于否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观点的分析 | 第27-30页 |
第6章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法律中的构建 | 第30-36页 |
6.1 构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| 第30-32页 |
6.2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适用的合同类型 | 第32-34页 |
6.3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| 第34-36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36-37页 |
致谢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