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4页 |
一、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(一)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(二)研究框架 | 第11-12页 |
(三)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三、本文的创新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21页 |
一、国外研究文献及综述 | 第14-18页 |
(一)关于控制权和管理层隧道效应带来的私人收益的文献 | 第14-15页 |
(二)关于定向增发宣告效应的文献 | 第15-16页 |
(三)关于定向增发折价的文献 | 第16-17页 |
(四)关于定向增发与企业经营业绩的文献 | 第17-18页 |
二、国内研究文献及综述 | 第18-21页 |
(一)关于定向增发宣告效应的文献 | 第18-19页 |
(二)关于定向增发折价的文献 | 第19-20页 |
(三)关于定向增发盈余管理的文献 | 第20页 |
(四)关于定向增发与企业绩效的文献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定向增发概述 | 第21-27页 |
一、定向增发的发行条件 | 第23-24页 |
(一)我国定向增发的发行条件 | 第23页 |
(二)其他再融资方式的发行条件对比 | 第23-24页 |
二、定向增发的主要目的类型 | 第24-25页 |
(一)资产并购型定向增发 | 第24-25页 |
(二)引入战略投资者型定向增发 | 第25页 |
(三)借壳上市型定向增发 | 第25页 |
(四)财务投资型定向增发 | 第25页 |
三、定向增发的最新发展现状 | 第25-27页 |
第四章 研究设计 | 第27-31页 |
一、研究假设 | 第27页 |
二、研究设计 | 第27-29页 |
(一)模型设计 | 第27-28页 |
(二)指标体系设计 | 第28-29页 |
三、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| 第29-31页 |
(一)样本选取 | 第29-30页 |
(二)数据来源 | 第30-31页 |
第五章 实证结果和回归分析 | 第31-42页 |
一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| 第31-32页 |
(一)对经营业绩的描述性统计 | 第31页 |
(二)对其他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| 第31-32页 |
二、相关性分析 | 第32-33页 |
三、定向增发前后经营业绩的比较分析 | 第33-35页 |
(一)定向增发前后经营业绩对比的单变量分析 | 第33-34页 |
(二)定向增发不同认购方式经营业绩对比的单变量分析 | 第34-35页 |
四、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 | 第35-38页 |
(一)短期经营业绩的多元回归 | 第35-37页 |
(二)长期经营业绩的多元回归 | 第37-38页 |
五、稳健性检验结果 | 第38-42页 |
(一)使用其他业绩指标的稳健性检验结果 | 第38-39页 |
(二)经行业中位数调整的稳健性检验结果 | 第39-42页 |
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后续研究建议 | 第42-44页 |
一、研究结论 | 第42页 |
二、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建议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