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须多糖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
| 摘要 | 第5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| 1.1 简介 | 第12页 |
| 1.2 多糖的提取 | 第12-13页 |
| 1.2.1 溶剂提取法 | 第12页 |
| 1.2.2 微波提取法 | 第12-13页 |
| 1.2.3 酶提取法 | 第13页 |
| 1.3 多糖的纯化 | 第13-14页 |
| 1.3.1 脱脂 | 第13页 |
| 1.3.2 除色素 | 第13页 |
| 1.3.3 脱蛋白 | 第13-14页 |
| 1.3.4 除小分子杂质 | 第14页 |
| 1.4 多糖的分离 | 第14页 |
| 1.4.1 DEAE-纤维素柱层析分离 | 第14页 |
| 1.4.2 Sephadex LH-20 柱层析 | 第14页 |
| 1.5 多糖含量的测定 | 第14-15页 |
| 1.5.1 总多糖含量的测定 | 第14-15页 |
| 1.5.2 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| 第15页 |
| 1.6 多糖结构分析方法 | 第15-18页 |
| 1.6.1 化学分析法 | 第15-16页 |
| 1.6.2 仪器分析法 | 第16-18页 |
| 1.7 多糖的生物活性 | 第18-19页 |
| 1.7.1 抗氧化活性 | 第18页 |
| 1.7.2 抗肿瘤活性 | 第18页 |
| 1.7.3 提高免疫力 | 第18-19页 |
| 1.7.4 降血糖功能 | 第19页 |
| 1.7.5 抑菌杀菌活性 | 第19页 |
| 1.8 急性毒性试验 | 第19页 |
| 1.9 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| 第2章 玉米须粗多糖的制备及含量测定方法 | 第20-30页 |
| 2.1 实验仪器和试剂 | 第20-21页 |
| 2.2 实验方法 | 第21-23页 |
| 2.2.1 玉米须粗多糖的制备 | 第21页 |
| 2.2.2 含量测定方法 | 第21-23页 |
| 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3-29页 |
| 2.3.1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| 第23-24页 |
| 2.3.2 间羟基联苯法显色条件的优选 | 第24-26页 |
| 2.3.3 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26-27页 |
| 2.3.4 方法学考察 | 第27-29页 |
| 2.3.5 玉米须粗多糖及糖醛酸的含量测定 | 第29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| 第3章 玉米须单体多糖的制备及结构初探 | 第30-41页 |
| 3.1 实验仪器和试剂 | 第30-31页 |
| 3.2 试验方法 | 第31-35页 |
| 3.2.1 脱色 | 第31-32页 |
| 3.2.2 脱蛋白 | 第32-33页 |
| 3.2.3 除小分子杂质 | 第33页 |
| 3.2.4 DEAE-52 柱层析 | 第33-34页 |
| 3.2.5 Sephadex LH-20 柱层析 | 第34页 |
| 3.2.6 紫外光谱的检测 | 第34页 |
| 3.2.7 红外光谱的检测 | 第34页 |
| 3.2.8 气相色谱的检测 | 第34-35页 |
| 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5-40页 |
| 3.3.1 脱色 | 第35页 |
| 3.3.2 脱蛋白 | 第35-36页 |
| 3.3.3 除小分子杂质 | 第36页 |
| 3.3.4 DEAE-52 柱层析 | 第36-37页 |
| 3.3.5 Sephadex LH-20 柱层析 | 第37-38页 |
| 3.3.6 紫外光谱分析 | 第38页 |
| 3.3.7 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3.3.8 气相色谱分析 | 第39-40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第4章 玉米须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| 第41-46页 |
| 4.1 实验仪器和试剂 | 第41页 |
| 4.2 实验方法 | 第41-43页 |
| 4.2.1 还原力的测定 | 第42页 |
| 4.2.2 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| 第42页 |
| 4.2.3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| 第42-43页 |
| 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4.3.1 玉米须多糖的还原能力 | 第43页 |
| 4.3.2 玉米须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 | 第43-44页 |
| 4.3.3 玉米须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| 第44-45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5章 急性毒性试验 | 第46-51页 |
| 5.1 实验材料与试剂 | 第46页 |
| 5.1.1 实验材料 | 第46页 |
| 5.1.2 实验动物 | 第46页 |
| 5.1.3 实验试剂 | 第46页 |
| 5.2 实验方法 | 第46-47页 |
| 5.3 结果与分析 | 第47-50页 |
| 5.3.1 动物生长活动情况 | 第47页 |
| 5.3.2 体重和摄食消耗量 | 第47-48页 |
| 5.3.3 血生化检查 | 第48-49页 |
| 5.3.4 脏器指数 | 第49-50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| 第6章 结论 | 第51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60页 |
| 作者简介及在校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0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