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的法律规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概述 | 第12-16页 |
·草原和相关用语界定 | 第12-13页 |
·草原 | 第12页 |
·沙漠化与荒漠化 | 第12页 |
·草原沙化 | 第12-13页 |
·内蒙古草原的特点 | 第13-14页 |
·草甸草原景观 | 第13页 |
·典型草原景观 | 第13页 |
·荒漠草原景观 | 第13-14页 |
·沙地草原景观 | 第14页 |
·内蒙古草原的战略地位 | 第14-16页 |
·草原是我国北方的天然生态屏障 | 第14页 |
·草原是保障国家食品安全的战略资源 | 第14-15页 |
·草原是具有强大碳汇功能的土地资源 | 第15页 |
·草原是维护边疆稳定、促进民族团结的和平长廊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16-25页 |
·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| 第16-18页 |
·草原退化日趋加剧 | 第16页 |
·水土流失严重 | 第16页 |
·内蒙古草原沙化严重,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 | 第16-17页 |
·产草量下降,草原载畜能力降低 | 第17页 |
·生物多样性丧失 | 第17-18页 |
·自然灾害频繁,对人类生存构成了威胁 | 第18页 |
·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面临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18-25页 |
·政府不合理的“招商引资” | 第18-19页 |
·企业对草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| 第19页 |
·农牧民对草原的不合理行为活动 | 第19-21页 |
·草原生态环境遭遇的自然灾害 | 第21-22页 |
·草原文化的丢失 | 第22-25页 |
第三章 典型国家草原生态保护的经验和启示 | 第25-32页 |
·典型国家的经验 | 第25-29页 |
·美国 | 第25-27页 |
·加拿大 | 第27-28页 |
·新西兰 | 第28-29页 |
·典型国家经验的启示 | 第29-32页 |
·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运用 | 第29-30页 |
·强势的管理机构和完善的政策法律 | 第30页 |
·多种类的项目和雄厚的资金支持 | 第30页 |
·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明晰的责任分工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的法律对策 | 第32-45页 |
·完善法律法规体系,加大执法力度 | 第32-33页 |
·推进生态补偿立法 | 第32页 |
·完善有关配套法规 | 第32-33页 |
·加强科学执法 | 第33页 |
·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| 第33-36页 |
·明确生态补偿的责任 | 第34页 |
·多渠道筹集草原生态补偿资金 | 第34-35页 |
·建立“草原生态补偿基金” | 第35页 |
·加大对生态脆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| 第35页 |
·开展草原生态补偿试点,实行广义的草原生态补偿 | 第35-36页 |
·加强科学研究,为生态补偿提供技术支撑 | 第36页 |
·完善基本草原保护制度 | 第36-38页 |
·基本草原保护区制度 | 第36-37页 |
·占用基本草原审批制度 | 第37页 |
·保护责任制度 | 第37页 |
·定期监督检查制度 | 第37页 |
·资源保护制度 | 第37-38页 |
·理顺草原管理体制 | 第38-41页 |
·强化机构设置,加强草原管理的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 | 第38-39页 |
·促进部门之间的协调,明确资源环境综合管理的方向 | 第39-40页 |
·促进中央与地方的协调 | 第40-41页 |
·明晰草原产权,完善牧区市场体系 | 第41-43页 |
·明确草原产权归属 | 第41-42页 |
·完善牧区的市场体系 | 第42-43页 |
·实行特殊的教育政策,宣传和倡导草原生态文化 | 第43-45页 |
·在牧区实行特殊的教育政策 | 第43-44页 |
·宣传和倡导草原生态文化 | 第44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