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5-7页 |
| 摘要 | 第7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9页 |
| 1 绪论 | 第12-26页 |
| 1.1 引言 | 第12页 |
| 1.2 Bessel光束的研究现状 | 第12-22页 |
| 1.2.1 Bessel光束特性简介 | 第12-14页 |
| 1.2.2 Bessel光束的产生方法 | 第14-17页 |
| 1.2.3 Bessel光束的应用 | 第17-22页 |
| 1.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工作目标 | 第22-24页 |
| 1.4 本论文的组织框架 | 第24页 |
| 1.5 本章小结 | 第24-26页 |
| 2 Bessel光束的理论基础 | 第26-38页 |
| 2.1 引言 | 第26页 |
| 2.2 Bessel光束的原理与特性 | 第26-30页 |
| 2.3 环缝-透镜法产生Bessel光束的传输特性 | 第30-37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| 3 基于轴锥镜产生的Bessel光束的传输特性 | 第38-58页 |
| 3.1 引言 | 第38页 |
| 3.2 单个轴锥镜产生的Bessel光束的理论分析 | 第38-51页 |
| 3.2.1 Bessel光束衍射积分的推导 | 第38-44页 |
| 3.2.2 Bessel光束的解析描述 | 第44-49页 |
| 3.2.3 Bessel光束的传输距离和光斑尺寸 | 第49-51页 |
| 3.3 轴锥镜组合系统产生可调谐的Bessel光束 | 第51-56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| 4 Bessel光束传输特性的实验测试 | 第58-74页 |
| 4.1 引言 | 第58页 |
| 4.2 轴锥镜法产生Bessel光束的实验研究 | 第58-61页 |
| 4.3 影响Bessel光束传输特性的实际因素 | 第61-73页 |
| 4.3.1 倾斜入射光束对Bessel光束特性的影响 | 第62-66页 |
| 4.3.2 轴锥镜顶点加工误差对Bessel光束特性的影响 | 第66-69页 |
| 4.3.3 入射光束的横向失配对Bessel光束特性的影响 | 第69-71页 |
| 4.3.4 入射光束的椭圆率对Bessel光束特性的影响 | 第71-73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| 5 Bessel光束对金属材料表面烧蚀的研究 | 第74-86页 |
| 5.1 引言 | 第74页 |
| 5.2 激光加工机理 | 第74-78页 |
| 5.2.1 激光加工的光束特性 | 第74-75页 |
| 5.2.2 激光与材料作用的一般规律 | 第75-76页 |
| 5.2.3 皮秒脉冲激光金属烧蚀机理分析 | 第76-78页 |
| 5.3 Bessel光束对金属材料表面烧蚀 | 第78-85页 |
| 5.3.1 Bessel激光光束加工的理论基础 | 第78-80页 |
| 5.3.2 Bessel光束对金属材料表面烧蚀实验 | 第80-85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85-86页 |
| 6 基于光子纳米喷射产生Bessel光束 | 第86-100页 |
| 6.1 引言 | 第86-88页 |
| 6.2 液浸核壳介质微球产生光子纳米喷射 | 第88-93页 |
| 6.3 微型轴锥镜产生光子纳米喷射 | 第93-96页 |
| 6.4 椭球粒子产生光子纳米喷射 | 第96-98页 |
| 6.5 本章小结 | 第98-100页 |
| 7 总结和展望 | 第100-102页 |
| 7.1 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| 第100-101页 |
| 7.2 论文存在的不足和后续工作展望 | 第101-10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2-114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114-116页 |
|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16-11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