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智能材料论文

双重响应性智能器件的制备及其往返运动行为的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符号说明第15-1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6-30页
    1.1 智能材料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智能材料的概念及其设计第16-18页
    1.2 智能材料的分类与应用第18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物理刺激响应性智能材料与其应用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化学刺激响应性与其应用第23-28页
    1.3 多重刺激响应性材料与其应用第28-29页
    1.4 智能材料的发展前景第29-30页
第二章 选题意义与课题思路第30-32页
    2.1 选题意义第30页
    2.2 课题思路第30-32页
第三章 pH值响应性智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可控运动的研究第32-4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2-33页
    3.2 实验材料、实验所用仪器与设备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材料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所用仪器与设备第33-34页
    3.3 实验步骤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泡沫铜小船的折叠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泡沫铜小船上沉银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泡沫铜小船修饰超疏水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pH值响应性镁条的制备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响应性智能器件的制备及实现on-off-on运动行为第36-37页
    3.4 表征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3.5 结果与讨论第38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泡沫铜材料的表征与分析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1.1 泡沫铜材料沉积前与沉积银纳米结构后的SEM电镜图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1.2 能量色散光谱仪(EDS)对超疏水泡沫铜修饰过程中进行元素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pH值响应性智能器件的制备及分析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影响智能器件运动的因素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智能器件在不同pH条件下实现停-开运动及其行为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智能器件在不同pH条件下实现开-停-开运动及其行为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3.6 实验小结第47-48页
第四章 含有两种化学推动力的智能器件制备及其往返运动的研究第48-5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8-49页
    4.2 实验材料、实验所用仪器与设备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材料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所用仪器与设备第49-50页
    4.3 实验步骤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泡沫铜小船的折叠及超疏水修饰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金表面上沉金、再沉铂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刺激响应性智能器件的制备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pH值、双氧水双响应性智能器件实现往返运动行为第51页
    4.4 表征方法第51-52页
    4.5 结果与讨论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金片表面的表征与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含有两种推动力智能小船的制备及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智能器件实现往返运动及其行为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不同pH值对智能器件的运动速度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4.6 实验小结第57-58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8-60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8-59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4页
致谢第64-66页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-68页
作者及导师简介第68-69页
附件第69-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朝阳市龙城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研究
下一篇:苳岭公司伺服器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