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森林树种论文--特用阔叶树类论文--油茶论文

油茶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28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项目支持第16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6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第16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油茶抗性机理方面研究第24-25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主要研究内容第26-27页
    1.4 研究技术路线第27-28页
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第28-33页
    2.1 试验地概况第28页
    2.2 试验材料第28页
    2.3 试验设计第28-29页
    2.4 测定指标和方法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叶片干重、鲜重和相对含水量的测定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叶片长、宽、叶面积的测量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叶片下表皮气孔结构观测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叶片细胞显微结构观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光合生理的测定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第31-32页
    2.5 数据分析第32-33页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3-74页
    3.1 干旱胁迫对油茶叶片形态的影响第3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油茶叶片解剖结构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干旱胁迫下油茶叶片外部形态特征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干旱胁迫下油茶叶片表皮特征及叶肉结构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干旱胁迫下油茶叶片主脉结构特征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小结与讨论第43-44页
    3.2 干旱胁迫对油茶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第44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净光合速率及其日变化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蒸腾速率及其日变化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气孔导度及其日变化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胞间CO_2浓度及其日变化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水分利用效率及其日变化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油茶叶片光合生理参数的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小结与讨论第57-60页
    3.3 干旱胁迫对油茶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第60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干旱胁迫对油茶叶片SOD活性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干旱胁迫对油茶叶片POD活性的影响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干旱胁迫对油茶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干旱胁迫对油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干旱胁迫对油茶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油茶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小结与讨论第66-68页
    3.4 干旱胁迫对油茶根系内源激素的影响第68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干旱胁迫对油茶根系IAA含量的影响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干旱胁迫对油茶根系ABA含量的影响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干旱胁迫对油茶根系GA含量的影响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干旱胁迫对油茶根系ZR含量的影响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油茶根系内源激素的相关性分析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小结与讨论第71-72页
    3.5 油茶叶片抗旱性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第72-74页
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74-78页
    4.1 结论第74-75页
    4.2 讨论第75-76页
    4.3 展望第76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5页
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85-86页
致谢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A Study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haolin Neigong on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re-diabetes
下一篇:药艾灸对肿瘤化疗骨髓抑制和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