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桥梁施工论文--施工技术论文

基于顶推施工钢箱梁技术控制研究

摘要第7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19页
    1.1 顶推施工法技术发展概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顶推施工的发展历史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顶推施工方法的分类第14-15页
    1.2 国、内外顶推技术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3 钢箱梁顶推施工控制的意义第16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工程背景及研究内容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课题背景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论文基本内容第18-19页
第二章 跨沪宁高速钢箱梁顶推施工工艺第19-40页
    2.1 概述第19页
    2.2 桥梁概况第19页
    2.3 钢箱梁施工阶段及施工节段划分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钢箱梁施工阶段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钢箱梁节段划分第20-21页
    2.4 钢箱梁制作中采用的关键工艺及装备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钢板预处理控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数控切割下料工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U形加劲肋的制造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高精度的板单元组装胎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反变形焊接技术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焊接自动化技术第23-24页
    2.5 顶推施工主要设备和临时设施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钢箱梁拼装平台设计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导梁设计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顶推动力装置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顶推滑动装置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顶推限位装置第27-28页
    2.6 钢箱梁的运输与拼装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钢箱梁的运输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钢箱梁与导梁梁段吊装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梁段拼装焊接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6.4 焊缝检验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6.5 产品试板检验第30-31页
    2.7 钢箱梁顶推施工第31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顶推方案总体设计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顶推施工阶段划分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7.3 顶推前准备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7.4 正式顶推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7.5 顶推施工过程关键工艺控制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7.6 顶推施工过程观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7.7 顶推落梁控制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7.8 导梁的拆除第39页
    2.8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三章 钢箱梁顶推施工控制仿真分析第40-61页
    3.1 概述第40页
    3.2 钢箱梁顶推施工过程模拟分析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有限元结构离散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结构材料和截面特性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模型荷载的施加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施工阶段的划分第42-46页
    3.3 有限元分析结果第46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状态第46-6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第四章 钢箱梁顶推施工全过程监测与控制第61-77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61页
    4.2 桥梁施工控制的原则第61-62页
    4.3 施工控制方法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钢箱梁纵断面中心线标高控制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钢箱梁平面轴线控制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顶推过程中的温度影响控制第62-63页
    4.4 施工监控具体内容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应力监控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变形监控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导梁端部标高监控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导梁和主梁轴线偏移监控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落梁过程的动态监控第67-68页
    4.5 施工控制结果及分析第68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钢箱梁拼接阶段的温度影响观测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顶推施工阶段应力监测结果与分析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顶推施工中的变形观测结果与分析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钢箱梁顶推就位后顶板的线形第74页
    4.6 顶推钢箱梁施工控制评价第74-75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75-77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7-79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77页
    5.2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77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2页
致谢第82-83页
作者简历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毛细管封装相变材料的相变墙板性能研究
下一篇:菜市场垃圾减量化、资源化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