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3.1 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3.2 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2-15页 |
1.3.3 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8-26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18-21页 |
2.1.1 木材加工业及企业 | 第18-19页 |
2.1.2 企业资源 | 第19-20页 |
2.1.3 效率 | 第20-21页 |
2.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1-26页 |
2.2.1 资源基础论 | 第21-22页 |
2.2.2 资源生态经济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.3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2.4 效率理论 | 第24-26页 |
3 我国木材加工业资源利用现状 | 第26-38页 |
3.1 木材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点 | 第26-27页 |
3.2 资源投入与产出状况 | 第27-33页 |
3.2.1 投入状况 | 第27-30页 |
3.2.2 产出状况 | 第30-33页 |
3.3 资源利用所面临的挑战 | 第33-38页 |
3.3.1 木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| 第33-34页 |
3.3.2 原材料、人工等要素成本攀升 | 第34-35页 |
3.3.3 规模化水平不高 | 第35页 |
3.3.4 技术水平不高且创新能力不足 | 第35-36页 |
3.3.5 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道路的压力增大 | 第36-38页 |
4 木材加工业上市公司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与指标确定 | 第38-49页 |
4.1 分析框架的形成 | 第38-40页 |
4.1.1 总体思路 | 第38-39页 |
4.1.2 资源生产效率的分析框架 | 第39页 |
4.1.3 资源节约效率的分析框架 | 第39-40页 |
4.2 评价方法的选择 | 第40-44页 |
4.2.1 DEA方法 | 第40-43页 |
4.2.2 比值分析法 | 第43-44页 |
4.3 评价指标的选取 | 第44-49页 |
4.3.1 基本原则 | 第44-45页 |
4.3.2 资源生产效率评价指标的选取 | 第45-48页 |
4.3.3 资源节约效率评价指标的选取 | 第48-49页 |
5 实证分析 | 第49-61页 |
5.1 样本选择 | 第49-50页 |
5.2 数据来源与处理 | 第50页 |
5.3 结果与分析 | 第50-61页 |
5.3.1 资源生产效率分析 | 第50-59页 |
5.3.2 资源节约效率分析 | 第59-61页 |
6 结论与建议 | 第61-69页 |
6.1 结论 | 第61-62页 |
6.2 建议 | 第62-67页 |
6.2.1 对木材加工业上市公司的管理建议 | 第62-64页 |
6.2.2 对木材加工业的政策建议 | 第64-67页 |
6.3 创新与不足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7页 |
附录A 木材加工业上市公司资源指标数据一览表 | 第77-83页 |
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| 第83-85页 |
致谢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