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--环境生物学论文--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

基于图谱表达的荒漠河岸林环境效应评价--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第一章 前言第8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环境效应图谱表达的研究进展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荒漠河岸林研究进展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研究进展第12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技术路线第14-15页
    1.4 论文创新点第15-16页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第16-23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概况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理位置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地貌与地形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气候特征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水文特征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土壤与植被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社会与经济第20-21页
    2.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第21-23页
第三章 景观格局及社会经济地学信息图谱特征分析第23-31页
    3.1 景观格局图谱的建立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景观格局指数指标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景观格局的特征分析第23-25页
    3.2 生态景观类型动态变化的图谱分析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生态景观类型时间变化图谱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生态景观类型空间变化图谱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29-31页
第四章 塔里木河流域干旱的图谱特征第31-39页
    4.1 气象因子图谱分析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气温变化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降水变化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蒸散量变化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4.2 干旱气候地学信息图谱的建立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干燥度指数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干旱气候变化的图谱特征第37-38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五章 植被碳储量时空变化图谱特征分析第39-54页
    5.1 荒漠河岸林植被碳储量核算第39-40页
    5.2 不同景观格局下植被碳储量特征分析第40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林地植被碳储量时空变化图谱特征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草地植被碳储量时空变化图谱特征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耕地植被碳储量时空变化图谱特征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未利用地植被碳储量时空变化图谱特征第46-48页
    5.3 气象要素与植被碳储量相关性图谱分析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平均气温与植被碳储量相关性图谱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降水量与植被碳储量相关性图谱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蒸散量与植被碳储量相关性图谱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六章 荒漠河岸林环境效应评价第54-61页
    6.1 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5-56页
    6.2 环境效应的评价方法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57-58页
    6.3 环境效应的综合评价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综合评价指数的确定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1-64页
    7.1 主要结论第61-63页
    7.2 研究展望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71页
作者简介第71-72页
致谢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及副作用关系的研究
下一篇:睡眠时间与脑梗死发病风险的关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