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引言 | 第9-10页 |
| 第一章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概念及其处罚中的问题 | 第10-15页 |
| 一、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概念 | 第10-12页 |
| (一) 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不同界定 | 第10-11页 |
| (二) 对上述不同观点的简评 | 第11-12页 |
| 二、处罚不真正不作为犯存在的问题 | 第12-15页 |
| (一) 违反说 | 第12-13页 |
| (二) 不违反说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章 不真正不作为犯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 | 第15-24页 |
| 一、罪刑法定原则演变中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发展方向 | 第15-17页 |
| (一) 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沿革 | 第15-16页 |
| (二) 当前环境下我国罪刑法定的发展方向 | 第16-17页 |
| 二、不真正不作为犯与罪刑法定的冲突 | 第17-24页 |
| (一) 与禁止类推解释相矛盾 | 第17-19页 |
| (二) 与明确性原则的矛盾 | 第19-24页 |
| 第三章 不真正不作为犯与罪刑法定原则冲突调和的理论尝试 | 第24-32页 |
| 一、可罚性 | 第24-25页 |
| 二、开放性结构 | 第25-26页 |
| 三、等价理论 | 第26-32页 |
| (一) 等价性的理论 | 第26-27页 |
| (二) 等价性的判断标准 | 第27-29页 |
| (三) 等价性的限制 | 第29-32页 |
| 第四章 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立法完善 | 第32-41页 |
| 一、我国关于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立法现状 | 第33页 |
| 二、立法方式 | 第33-35页 |
| (一) 总则规定说 | 第33-34页 |
| (二) 分则规定说 | 第34页 |
| (三) 总则与分则同时规定说 | 第34-35页 |
| 三、立法内容 | 第35-41页 |
| (一)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犯罪形态 | 第35-37页 |
| (二) 作为义务的规定 | 第37-38页 |
| (三) 关于等价性条款的规定 | 第38-39页 |
| (四) 量刑 | 第39-41页 |
| 结论 | 第41-4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| 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