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2.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2页 |
1.3 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办法 | 第12-16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3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.4 研究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我国医药企业IPO环境分析 | 第16-20页 |
2.1 医药企业上市的动机及流程 | 第16-18页 |
2.1.1 医药企业上市的动机 | 第16-17页 |
2.1.2 我国企业IPO流程 | 第17-18页 |
2.2 近年来医药企业IPO过会情况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长春普华公司上市过程及IPO失败原因分析 | 第20-34页 |
3.1 长春普华公司背景介绍 | 第20-23页 |
3.1.1 长春普华公司的基本资料 | 第20页 |
3.1.2 长春普华公司的SWOT模型分析 | 第20-22页 |
3.1.3 长春普华公司IPO的动机 | 第22-23页 |
3.2 长春普华公司的IPO过程 | 第23-26页 |
3.3 长春普华公司IPO被否原因 | 第26-30页 |
3.3.1 安全生产方面——控股公司药品质量出现问题 | 第27页 |
3.3.2 经销模式方面——是否适应“两票制”模式存在疑问 | 第27-28页 |
3.3.3 财务会计方面——存在医药企业销货“坐支”问题 | 第28页 |
3.3.4 可持续发展方面——持续盈利能力存在疑问 | 第28-29页 |
3.3.5 社会影响方面——其产品“莎普爱思”的负面风波 | 第29-30页 |
3.4 长春普华公司IPO被否的根源分析 | 第30-33页 |
3.4.1 长春普华公司IPO失败的内部原因 | 第30-32页 |
3.4.2 长春普华公司IPO失败的外部原因 | 第32-33页 |
3.5 长春普华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最终解决方式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医药企业IPO被证监会发审委重点关注的问题 | 第34-40页 |
4.1 独立性方面——核心专利技术是否存在依赖性 | 第34-35页 |
4.2 安全生产方面——药品质量是否存在问题 | 第35页 |
4.3 经销模式方面——是否适应“两票制”模式 | 第35-37页 |
4.4 财务会计方面——学术推广费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存在销货“坐支”问题 | 第37页 |
4.5 监管与法律方面——是否存在知识产权、环境保护的问题 | 第37-38页 |
4.6 可持续发展方面——盈利能力是否存疑 | 第38-39页 |
4.7 社会影响方面——负面舆情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医药企业IPO失败的对策建议 | 第40-53页 |
5.1 从医药企业独立性的角度分析——减少核心专利技术的依赖性 | 第40页 |
5.2 从医药企业规范运行的角度分析 | 第40-42页 |
5.2.1 关注医药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 | 第40-41页 |
5.2.2 创建适应“两票制”的商业模式 | 第41-42页 |
5.2.3 规范医药企业的生产模式 | 第42页 |
5.3 从医药企业财务会计的角度分析 | 第42-44页 |
5.3.1 注意财务制度的建设 | 第42-43页 |
5.3.2 合理使用募集资金,谨慎选择募投项目 | 第43-44页 |
5.3.3 控制企业“学术推广费” | 第44页 |
5.3.4 杜绝销货“坐支”问题 | 第44页 |
5.4 从医药企业监管和法律的角度分析 | 第44-46页 |
5.4.1 关注环境保护,关注环保政策 | 第45页 |
5.4.2 关注专利技术的问题 | 第45-46页 |
5.4.3 防范商业贿赂的出现 | 第46页 |
5.5 从医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 | 第46-48页 |
5.5.1 关注医药企业持续盈利能力指标 | 第46-47页 |
5.5.2 关注医药行业的国家政策动态 | 第47-48页 |
5.6 IPO失败的医药企业最终进入资本市场的解决方法 | 第48-53页 |
5.6.1 根据证监会发审委的要求重整企业 | 第48-49页 |
5.6.2 选择非内地市场上市 | 第49-50页 |
5.6.3 挂牌新三板 | 第50-51页 |
5.6.4 利用企业重组并购的方式 | 第51-53页 |
研究结论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