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绪论 | 第13-24页 |
一、黑色电影在香港 | 第13-16页 |
二、研究对象的边界 | 第16-18页 |
三、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| 第18-22页 |
四、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第一章 浮现:香港黑色电影的发展历程 | 第24-36页 |
第一节 黑色电影:从欧美到香港 | 第24-27页 |
第二节 香港黑色电影的创作分期 | 第27-36页 |
一、模仿期 | 第27-28页 |
二、低迷期 | 第28-29页 |
三、探索期 | 第29-31页 |
四、高峰期 | 第31-32页 |
五、调适期 | 第32-36页 |
第二章 衍变:香港黑色电影的类型基因改写与突破 | 第36-46页 |
第一节 黑色电影的类型基因及其改写 | 第36-38页 |
第二节 影像风格的继承与突破 | 第38-42页 |
一、视觉造型——忧郁冷峻的蓝色影调与明灭恍惚的摇晃影像 | 第38-40页 |
二、空间造型——阴湿肮脏的街角陋巷 | 第40-42页 |
第三节 艺术形象的解构与重塑 | 第42-46页 |
一、男性角色社会身份的改写 | 第42-43页 |
二、女性角色叙事功能的改写 | 第43-44页 |
三、关系结构的多元化设计 | 第44-46页 |
第三章 诉说:香港黑色电影的文化土壤与情感诉求 | 第46-56页 |
第一节 香港黑色电影形成的历史契机 | 第46-48页 |
第二节 香港黑色电影的文化土壤 | 第48-52页 |
一、帮派文化与“黑帮文化” | 第48-50页 |
二、殖民历史与“母国文化” | 第50-51页 |
三、“移民文化”与“他者”想象 | 第51-52页 |
第三节 香港黑色电影的情感诉求 | 第52-56页 |
结语:再探香港黑色电影研究的意义 | 第56-58页 |
附录一 | 第58-60页 |
附录二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6页 |
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