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职业技术教育论文--学校管理论文

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自我认知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述评第15-16页
    1.3 核心概念界定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高职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就业竞争力第17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人力资本理论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核心竞争力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1.5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思路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1.6 创新点第21-22页
第二章 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第22-29页
    2.1 基础竞争力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身心素质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沟通表达能力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团队合作能力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求职择业技巧第25-26页
    2.2 核心竞争力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道德品质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专业知识和技能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持续学习能力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开拓创新能力第27页
    2.3 环境竞争力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学校条件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家庭条件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社会条件第28-29页
第三章 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自我认知调查与分析第29-46页
    3.1 调查目的第29页
    3.2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调查问卷的维度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调查问卷的构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效度考察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信度考察第31-32页
    3.3 样本确定与实施第32-33页
    3.4 调查结果分析第33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各构成要素状况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优劣势表现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男女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差异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文科和理工科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差异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城市和农村生源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差异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学生干部和普通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差异第40-41页
    3.5 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劣势领域成因分析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人才市场供需存在结构性失衡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实效性较低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质量有待提升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第44-46页
第四章 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第46-60页
    4.1 强化政府职能,进一步优化高职生就业环境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为高职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舆论和政策环境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发展地方经济,增强高职人才就业吸纳力第48-49页
    4.2 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,提升人才培养特色与质量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建立高效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依据市场需求科学设置和调整专业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构建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,完善实训教学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打造“双师型”专兼教学团队第55-56页
    4.3 发挥高职学生主体能动性,努力实现自我完善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,丰富、夯实知识与能力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,提高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,提升学习和职业活动成效第58-60页
结语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3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3-64页
附录Ⅰ第64-65页
附录Ⅱ第65-67页
致谢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雷公藤多甙联合RAS阻断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
下一篇:空气污染对成人哮喘患者肺功能与生命质量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