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油料作物论文--花生论文

盐胁迫对花生膜脂组分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-21页
    1.1 土地盐渍化概述第11页
    1.2 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盐胁迫诱导的离子伤害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盐胁迫诱导的渗透伤害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盐胁迫诱导的活性氧代谢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盐胁迫诱导的膜系统伤害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盐胁迫诱导的光合伤害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盐胁迫诱导的叶绿素荧光的变化第14-15页
    1.3 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渗透调节物质与植物的抗盐性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抗氧化系统与植物的抗盐性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不饱和脂肪酸与植物的抗盐性第16-17页
    1.4 ω-3 脂肪酸去饱和酶概况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ω-3 脂肪酸去饱和酶定义及分类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ω-3 脂肪酸去饱和酶的生理功能第18页
    1.5 花生耐盐研究进展第18-19页
    1.6 转录组研究概况第19页
    1.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-21页
第二章 盐处理及恢复对花生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第21-33页
    2.1 试验材料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试验材料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材料处理第21页
    2.2 试验方法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盐处理及恢复条件下花生幼苗鲜干重的测定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盐处理及恢复条件下花生幼苗膜脂含量的测定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盐处理及恢复条件下花生幼苗各种荧光参数的测定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盐处理及恢复条件下花生幼苗光PSI活性的测定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盐处理及恢复条件下花生幼苗O_2~?·和H_2O_2的测定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盐处理及恢复条件下花生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盐处理及恢复条件下花生幼苗丙二醛(MDA)含量的测定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数据统计分析第24页
    2.3 试验结果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盐处理及恢复处理对花生幼苗表型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盐处理及恢复处理对花生幼苗生物量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盐胁迫及恢复处理对花生幼苗膜脂含量的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盐处理及恢复处理对花生幼苗荧光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盐处理及恢复处理对花生幼苗PSI活性的影响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盐处理及恢复处理对花生幼苗O_2~?·和H_2O_2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盐处理及恢复处理对花生幼苗MDA含量的影响第30页
    2.4 讨论第30-33页
第三章 盐处理及恢复条件下花生幼苗转录组测序分析第33-52页
    3.1 试验材料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试验材料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材料处理第33页
    3.2 试验方法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植物总RNA的提取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文库构建和Illumina测序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RNA-seq数据预处理和质量控制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组装统计及差异表达基因的获得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基因功能注释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荧光定量PCR验证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第36页
    3.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6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测序结果统计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GO功能注释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差异基因个数统计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脂代谢通路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脂代谢相关的差异基因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光合相关的差异基因第41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ROS清除系统的差异基因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第48-49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49-52页
第四章 ω-3 脂肪酸去饱和酶关键基因CL8534.Conting6和CL8534.Conting7的克隆第52-59页
    4.1 试验材料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试验材料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材料处理第52页
    4.2 试验方法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植物总RNA的提取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cDNA的合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目的基因的引物设计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基因全长的克隆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对已经克隆的基因序列验证其基因表达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试剂盒法检测 ω-3 脂肪酸去饱和酶的活性第54-55页
    4.3 试验结果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CL8534.Conting6基因序列的获得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对已获得的目的片段基因表达的验证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ω-3 脂肪酸去饱和酶活性测定第57-58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威廉·荷加斯铜版组画《妓女生涯》研究
下一篇:当代文字媒介艺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