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9-28页 |
1.1 引言 | 第19-2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1.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| 第20页 |
1.2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| 第20-24页 |
1.3 云南松林研究进展 | 第24-25页 |
1.4 本文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| 第25-27页 |
1.4.1 研究目标 | 第25-26页 |
1.4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6-27页 |
1.5 主要技术路线 | 第27-28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总体研究思路 | 第28-31页 |
2.1 样地主要概况 | 第28-30页 |
2.2 论文总体思路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特征 | 第31-41页 |
3.1 引言 | 第31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31-32页 |
3.2.1 野外数据收集 | 第31-32页 |
3.2.2 数据处理 | 第32页 |
3.2.3 数据分析 | 第32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9页 |
3.3.1 群落总体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征 | 第32-34页 |
3.3.2 群落中主要林分因子 | 第34-35页 |
3.3.3 物种丰富度及多度随大小结构的变化 | 第35-39页 |
3.4 讨论 | 第39-40页 |
3.5 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叶C、N、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关系 | 第41-64页 |
4.1 引言 | 第41-42页 |
4.2 研究方法 | 第42-43页 |
4.2.1 数据及样品收集 | 第42页 |
4.2.2 样品分析 | 第42页 |
4.2.3 数据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43-57页 |
4.3.1 植物群落的C、N、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特征 | 第43-47页 |
4.3.2 不同区域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、N、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| 第47-49页 |
4.3.3 不同生活型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、N、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| 第49-52页 |
4.3.4 云南松天然次生林中云南松C、N、P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种内差异 | 第52-55页 |
4.3.5 个体多度与群落C、N、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关系 | 第55-57页 |
4.4 讨论 | 第57-63页 |
4.4.1 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、N、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| 第57-59页 |
4.4.2 植物叶片C:N、C:P、N:P的化学计量特征及营养限制 | 第59-60页 |
4.4.3 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、N、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生活型间差异 | 第60-61页 |
4.4.4 云南松天然次生林中云南松C、N、P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种内差异 | 第61-62页 |
4.4.5 个体多度与群落C、N、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关系 | 第62-63页 |
4.5 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五章 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物种生态位与植物叶片C、N、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研究 | 第64-77页 |
5.1 引言 | 第64-65页 |
5.2 研究方法 | 第65-66页 |
5.2.1 样地设置 | 第65页 |
5.2.2 数据处理 | 第65-66页 |
5.3 结果与分析 | 第66-74页 |
5.3.1 主要木本植物的重要值 | 第66-68页 |
5.3.2 生态位宽度 | 第68-69页 |
5.3.3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 | 第69-73页 |
5.3.4 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与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、N、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 | 第73-74页 |
5.4 讨论 | 第74-76页 |
5.5 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六章 环境因子对云南松天然次生林C、N、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| 第77-116页 |
6.1 引言 | 第77-78页 |
6.2 研究方法 | 第78-79页 |
6.2.1 样地设置及取样 | 第78页 |
6.2.2 样品分析方法 | 第78页 |
6.2.3 数据分析 | 第78-79页 |
6.3 结果与分析 | 第79-112页 |
6.3.1 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、N、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| 第79-88页 |
6.3.2 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、N、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随地形因子的变化特征 | 第88-99页 |
6.3.3 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C、N、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| 第99-112页 |
6.4 讨论 | 第112-114页 |
6.4.1 不同海拔梯度植物叶片C、N、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| 第112页 |
6.4.2 不同地形因子植物叶片C、N、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| 第112-113页 |
6.4.3 植物叶片C、N、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 | 第113-114页 |
6.5 小结 | 第114-116页 |
第七章 主要结论、建议与展望 | 第116-119页 |
7.1 主要结论 | 第116-117页 |
7.2 建议与展望 | 第117-11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9-136页 |
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| 第136-137页 |
致谢 | 第137-1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