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工业论文--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--钻井机械设备论文--仪器、仪表、辅助设备论文

倍压骨架式随钻中子发生器结构振动仿真分析及性能改进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符号对照表第13-15页
缩略语对照表第15-1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9-25页
    1.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1.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随钻中子发生器研究现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有限元研究现状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强度理论研究现状第21-22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2-25页
第二章 动力学理论、强度理论及有限元仿真技术第25-49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5页
    2.2 机械振动理论第25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结构固有特性分析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结构谐响应分析理论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结构随机振动理论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算例验证第32-40页
    2.3 材料强度理论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材料的力学性能理论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四种常用的强度理论第42-45页
    2.4 有限元仿真技术简介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有限元前处理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有限元求解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有限元后处理第47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47-49页
第三章 ANSYS Workbench有预紧力动力学仿真对比分析第49-67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9页
    3.2 弹簧实体简例 3D模型的建立及仿真验证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单自由度弹簧质量块系统仿真求解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单自由度弹簧质量块系统理论求解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对比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3.3 弹簧实体简例不同预紧力下模态分析第52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弹簧实体简例 10N预紧力下模态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弹簧实体简例 50N预紧力下模态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弹簧实体简例 100N预紧力下模态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对比分析第57-59页
    3.4 弹簧实体简例不同预位移下模态分析第59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弹簧实体简例 5mm预位移下模态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弹簧实体简例 10mm预位移下模态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弹簧实体简例 20mm预位移下模态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对比分析第62-65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65-67页
第四章 中子发生器原结构抗振性能分析第67-87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7页
    4.2 中子发生器原结构模型介绍及需要满足的抗振动性能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中子发生器原结构模型介绍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中子发生器需要满足的抗振动性能第68-69页
    4.3 中子发生器原结构有限元模型前处理第69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中子发生器原结构的简化及修复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中子发生器原结构的导入及DM处理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中子发生器原结构的接触设置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中子发生器原结构的网格划分及各材料属性第73-76页
    4.4 中子发生器原结构动力学仿真分析第76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中子发生器原结构静力分析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中子发生器原结构有预紧力模态分析第78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中子发生器原结构随机振动分析第81-84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84-87页
第五章 中子发生器结构改进设计及抗振性能分析第87-107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87页
    5.2 中子发生器模型改进设计一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中子发生器改进设计一简述第8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中子发生器改进设计一结果分析第88-90页
    5.3 中子发生器模型改进设计二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中子发生器改进设计二简述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中子发生器改进设计二结果分析第91-92页
    5.4 中子发生器拓扑结构改进最终模型的动力学仿真分析第92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中子发生器拓扑结构改进最终模型第92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中子发生器拓扑结构改进最终模型模态分析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中子发生器拓扑结构改进最终模型随机振动分析第96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中子发生器拓扑结构改进最终模型谐响应分析第98-105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105-107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7-109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107-108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108-109页
参考文献第109-113页
致谢第113-115页
作者简介第115-116页

论文共11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种群及群落特征对施肥的响应
下一篇:微量元素对河套地区盐碱地苜蓿生长及品质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