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行政相对人抵抗权制度的构建
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rtact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行政相对人抵抗权概述 | 第11-17页 |
一、两个层面的抵抗权解析 | 第11-12页 |
(一) 宪法层面的抵抗权 | 第11-12页 |
(二) 行政法层面的抵抗权 | 第12页 |
二、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内涵和特征 | 第12-13页 |
(一) 概念界定 | 第12-13页 |
(二) 特征 | 第13页 |
三、行政相对人抵抗权与相关概念辨析 | 第13-14页 |
(一) 行政相对人抵抗权与民法、刑法中的私力救济 | 第14页 |
(二) 行政相对人抵抗权与程序抗辩权 | 第14页 |
四、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重要性 | 第14-17页 |
(一) 弥补用权力制约权力的缺陷 | 第14-15页 |
(二) 体现对人格尊严的尊重 | 第15页 |
(三) 平衡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 | 第15页 |
(四) 弥补传统行政救济的不足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行政相对人抵抗权在行政法上的正当性基础 | 第17-22页 |
一、行政行为相对公定力理论 | 第17-19页 |
(一) 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概述 | 第17页 |
(二) 对传统绝对公定力理论的质疑 | 第17-18页 |
(三) 相对公定力理论的提出 | 第18-19页 |
二、无效行政行为理论 | 第19-22页 |
(一) 无效行政行为理论概述 | 第20-21页 |
(二) 无效行政行为与行政相对人抵抗权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中国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现状的分析 | 第22-29页 |
一、理论界研究现状 | 第22-25页 |
(一) 行政相对人抵抗权肯定说 | 第22-23页 |
(二) 行政相对人抵抗权否定说 | 第23-25页 |
二、关于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 | 第25-29页 |
(一) 关于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法律规定 | 第25-26页 |
(二) 中国的司法实践 | 第26-27页 |
(三) 对中国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状况的评析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域外的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理论和制度 | 第29-33页 |
一、法国 | 第29页 |
二、德国 | 第29-30页 |
三、日本 | 第30-31页 |
四、美国 | 第31-33页 |
第五章 中国行政相对人抵抗权制度的完善 | 第33-39页 |
一、在行政程序立法上对行政相对人抵抗权制度化 | 第33-36页 |
(一) 明确无效行政行为判断的标准和依据 | 第33-34页 |
(二) 明确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行使方式 | 第34-35页 |
(三) 建立行政相对人抵抗权行使的保障机制 | 第35-36页 |
二、完善确认行政行为无效之诉 | 第36-39页 |
(一) 完善行政相对人举证责任和时效制度 | 第37页 |
(二) 建立争讼停止执行制度 | 第37-39页 |
第六章 小结 | 第39-40页 |
结语:任重而道远的期盼 | 第40-41页 |
注释 | 第41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