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内燃机论文--柴油机论文--构造论文

非道路高压共轨柴油机干式缸套变形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1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3-15页
    1.2 影响缸孔变形的主要因素第15-16页
    1.3 关于缸孔变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19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9-21页
第二章 机械载荷作用下缸套变形仿真研究第21-49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1页
    2.2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平衡方程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几何方程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物理方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力的边界条件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几何边界条件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弹性体的应变能和余能第23-24页
    2.3 有限元模型搭建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几何模型和网格模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模型的材料属性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仿真边界条件第25-28页
    2.4 预紧状态下的柴油机缸套变形分析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预紧状态下缸套变形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缸套的径向变形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缸套的轴向变形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2.5 柴油机运转状态下机械载荷对于缸套变形的影响分析第33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四缸分别爆发时各个缸套的总体变形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四缸分别爆发时各个缸套的径向变形分析第34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四缸分别爆发时各个缸套的轴线变形分析第42-48页
    2.6 小结第48-49页
第三章 热负荷影响下的缸套变形仿真研究第49-69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9-50页
    3.2 流固耦合共轭传热的基本理论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连续性方程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运动方程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能量方程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标准k-ε方程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流固耦合面的换热问题第52页
    3.3 共轭传热边界条件测试与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缸盖温度测试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缸套温度测试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冷却系统测试第55页
    3.4 热负荷分析边界条件的数学模型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燃烧室火力面换热计算模型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柴油机缸套内壁面换热计算模型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柴油机缸体外表面与空气的对流换热模型第57页
    3.5 传热边界条件的计算和施加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燃烧室火力面的传热计算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柴油机缸套内壁面的传热计算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柴油机进排气道传热边界条件计算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柴油机整机外表面的换热计算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冷却水进出口边界条件第59页
    3.6 共轭传热仿真计算模型的搭建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几何建模过程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有限元网格建立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材料属性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仿真结果验证第61-62页
    3.7 结果与分析第62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冷却水套的流场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整机温度场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7.3 热负荷作用下缸套总体变形分析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3.7.4 热负荷作用下的缸套变形径向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7.5 热负荷作用下的缸套变形轴向分析第66-68页
    3.8 小结第68-69页
第四章 多场耦合作用下的缸套变形仿真研究第69-87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9页
    4.2 计算方案第69页
    4.3 边界条件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机械载荷边界条件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传热边界条件第70-71页
    4.4 缸套变形结果分析第71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四缸分别爆发时各缸套总体变形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四缸分别爆发时各缸套径向变形分析第72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四缸分别爆发时各缸套轴向变形分析第79-83页
    4.5 耦合场下各种载荷对于缸套变形的影响第83-85页
    4.6 小结第85-87页
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87-89页
    5.1 全文总结第87-88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88-89页
致谢第89-91页
参考文献第91-95页
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第95页
    附录1 发表论文第95页
    附录2 参与项目第95页

论文共9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资本逻辑与艺术生产的现代性--读《1857-1858年经济学手稿》
下一篇:动词“来”与名词组合规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