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工业论文--海上油气田勘探与开发论文--海上油气田开采技术论文

疏松砂岩注水井增注合理注入压力预测技术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创新点第8-12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安全注水及极限注入压力的常规计算方法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疏松砂岩裂缝起裂和扩展机理第18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现场疏松砂岩高压注水实例调研第25-26页
    1.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6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6-28页
第2章 疏松砂岩力学物性特征第28-38页
    2.1 疏松砂岩物性基本特征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疏松砂岩的胶结情况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疏松砂岩的物性特征第29-30页
    2.2 疏松砂岩岩石力学特性实验第30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单轴实验结果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三轴实验结果第34-37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3章 疏松砂岩注水裂缝起裂规律及破裂压力研究第38-105页
    3.1 弱固结疏松砂岩中井壁的破裂模式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疏松砂岩的破坏形式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M-C屈服准则和最大拉应力准则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井壁可能的破裂模式第41-43页
    3.2 井眼周围弹塑性应力理论模型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模型基本假设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理论模型第43-47页
    3.3 井眼周围无塑性区时的弹性解第47-49页
    3.4 井眼附近存在塑性区时的弹塑性解第49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弹塑性界面有效应力相对大小为切向>垂向>径向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弹塑性界面有效应力相对大小为径向>垂向>切向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弹塑性界面有效应力相对大小为垂向>径向>切向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弹塑性界面有效应力相对大小为切向>径向>垂向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弹塑性界面有效应力相对大小为径向>切向>垂向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弹塑性界面有效应力相对大小为垂向>切向>径向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模型验证第70-72页
    3.5 注水时井壁处的应力路径及破裂压力求解第72-9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注水时井壁有效应力路径(不存在初始屈服)第72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注水时井壁有效应力路径(存在初始屈服)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注水破裂压力计算第83-90页
    3.6 未固结疏松砂岩注水高导流通道形成的数值模拟第90-10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注水高导流通道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注水高导流通道形成的数学模型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数学模型的有限差分求解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注水高导流通道形成的数值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第94-103页
    3.7 小结第103-105页
第4章 注水突破盖层及断层失稳研究第105-119页
    4.1 注水条件下的盖层和隔层完整性研究第105-11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注水条件下盖层的破坏机理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注水突破完整盖层时的临界注入压力第106-11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盖层天然裂缝开启时的临界注入压力第110-114页
    4.2 注水导致断层失稳时的临界注入压力第114-11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断层的封闭性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注水导致断层失稳时的临界注入压力第116-118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118-119页
第5章 注水解堵室内模拟实验研究第119-136页
    5.1 疏松砂岩裂缝扩展室内实验调研第119-122页
    5.2 疏松砂岩注水条件下破坏规律实验研究第122-12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未固结疏松砂岩注水模拟实验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弱固结疏松砂岩注水裂缝延伸规律实验第123-129页
    5.3 近井堵塞后的解堵注水模拟室内实验第129-132页
    5.4 隔层防窜物理模拟实验第132-134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34-136页
第6章 疏松砂岩合理注入压力确定标准及设计实例第136-149页
    6.1 合理注入压力确定标准第136页
    6.2 SZ36-1 B15井解堵注水合理注入压力计算及应用第136-14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SZ36-1 注水概况第136-13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B15井注水概况第139-14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注水破裂压力计算第140-14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注水过程中盖层完整性研究第143-14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分层注水井口极限注入压力计算第148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148-149页
第7章 结论第149-151页
参考文献第151-160页
致谢第160-161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61-163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63页

论文共1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光伏发电容量可信度评估
下一篇:耦合谐振子网络的一致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