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司法制度论文--劳动教养制度论文

我国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引言第10-11页
一、社区矫正执行主体概述第11-16页
    (一) 社区矫正的概念与性质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 社区矫正的概念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 社区矫正的性质第13-14页
    (二) 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的概述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 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的概念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 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的特征第15-16页
二、我国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的现状分析第16-21页
    (一) 我国法律对社区矫正执行主体规定的发展演变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 试点工作前的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 试点工作后的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 《刑法修正案(八)》和新《刑事诉讼法》形式下的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第17-18页
    (二) 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实践中的执行主体模式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 北京社区矫正执行主体模式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 上海社区矫正执行主体模式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 江苏社区矫正执行主体模式第19-21页
三、我国当前社区矫正执行主体存在的问题第21-26页
    (一) 执行主体不明确第21-22页
    (二) 执行主体与相关部门配合不畅,社区矫正管理混乱第22-23页
    (三) 社区矫正执行队伍尚不健全第23-24页
    (四) 执行主体经费、场所设施缺乏第24-25页
    (五) 执行主体工作过程不规范,矫正对象权利受损第25-26页
四、我国社区矫正执行主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6-32页
    (一) 社区矫正相关法律缺失第26-27页
    (二) 社区矫正当前的执行机构设置不合理第27-28页
    (三) 社区矫正执行机构任务繁重,工作难度大第28-29页
    (四) 财政制度保障薄弱,相关部门不够重视第29-30页
    (五) 执行主体执法理念存在问题,相关监督不到位第30-32页
五、完善我国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的建议第32-43页
    (一) 建立健全社区矫正立法第32-33页
    (二) 建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执行机构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 司法部社区矫正执行机构的设置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 地方社区矫正执行机构的设置第34-36页
    (三) 强化执行主体的队伍建设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 社区矫正执行人员的身份应为公务员身份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 任职资格要适应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需要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 建立社区矫正人员定期培训和入职培训制度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 逐步在高校法学专业下设置社区矫正方向第38页
    (四) 建立执行主体的经费保障机制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 国家财政拨款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 以接受社会捐助资金为辅第39-40页
    (五) 执行主体树立正确意识,完善社区矫正监督机制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 社区矫正执行主体树立正确意识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 完善社区矫正执行工作监督机制第40-43页
结语第43-44页
注释第44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司法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赡养权保护的个案研究
下一篇:社会工作介入“深漂蚁族”就业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