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异养硝化—好氧反硝化菌强化人工湿地脱氮作用的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引言第9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1.2 微生物脱氮的原理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同步硝化反硝化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厌氧氨氧化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短程硝化-反硝化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异养硝化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好氧反硝化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异养硝化-好氧反硝化第11-14页
    1.3 人工湿地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人工湿地及其优缺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人工湿地的分类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人工湿地中的氮去除机理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人工湿地的发展与应用第16页
    1.4 湿地植物的作用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直接利用营养物质及吸附和富集重金属等物质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植物根际泌氧作用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加强水利传输性能第17-18页
    1.5 生物强化脱氮工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生物强化作用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生物强化作用的研究进展第18-19页
    1.6 研究目的、意义及内容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目的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意义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4 技术路线第20-21页
第二章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及脱氮特性第21-32页
    2.1 材料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菌源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培养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试剂第22-23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菌株的富集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与分离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菌种鉴定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菌株性能的测定第23-24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分析第24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菌种的分离与鉴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菌株N7异养硝化性能的测定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菌株N7好氧反硝化性能的测定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不同因素对菌株脱氮效果的影响第27-31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 模拟人工湿地的构建第32-42页
    3.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材料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培养基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实验装置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实验用水的水质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水质检测第36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分析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芦苇组织培养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模拟人工湿地的构建第38-41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41-42页
第四章 菌株N7强化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第42-49页
    4.1 材料与方法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材料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方法第42-43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分析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COD的去除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氮的去除第45-48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48-49页
第五章 生物强化脱氮工艺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49-56页
    5.1 材料与方法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材料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方法第50-52页
    5.2 结果与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根际微生物DNA的PCR扩增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DGGE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5.3 小结第55-56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6-58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56-57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57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9页
附录: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PCA-NARX神经网络模型的股指研究
下一篇:人民币汇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--基于重庆的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