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较文学形象学视角下高加索形象的变迁
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5页 |
(一)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3页 |
(三)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一、比较文学形象学概述 | 第15-20页 |
(一)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发展历程 | 第15-16页 |
(二)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相关理论 | 第16-20页 |
1、社会集体想象物 | 第16-17页 |
2、自我与他者 | 第17-18页 |
3、套话 | 第18页 |
4、注视者与被注视者 | 第18-20页 |
二、传统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高加索形象 | 第20-32页 |
(一) 自然形象 | 第20-24页 |
1、壮丽的高加索 | 第20-23页 |
2、自由的高加索 | 第23-24页 |
(二) 战争形象 | 第24-27页 |
(三) 山民形象 | 第27-29页 |
(四) 女性形象 | 第29-32页 |
三、当代俄罗斯文学作品中高加索形象的变迁 | 第32-41页 |
(一) 自然形象平凡化 | 第32-35页 |
(二) 战争形象荒谬化 | 第35-37页 |
(三) 山民形象物化 | 第37-38页 |
(四) 女性形象异化 | 第38-41页 |
四、高加索形象变迁原因分析 | 第41-49页 |
(一) 社会集体想象物的两极变换 | 第41-43页 |
(二) 自我与他者的重新定位 | 第43-44页 |
(三) 套话的演化 | 第44-46页 |
(四) 注视者对被注视者的转变 | 第46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