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目录 | 第8-9页 |
前言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庾肩吾生平思想研究 | 第12-23页 |
第一节 诗书传家的仕途新贵 | 第12-14页 |
第二节 多才多艺的文学侍从 | 第14-16页 |
第三节 佛道兼修的朝市隐者 | 第16-19页 |
第四节 明哲保身的政治庸臣 | 第19-23页 |
第二章 庾肩吾诗文作品研究 | 第23-49页 |
第一节 庾肩吾集的版本流传及作品存佚情况 | 第23-25页 |
第二节 从赋诗于宴到宴必赋诗——对梁代文学背景的考察 | 第25-30页 |
第三节 诗歌研究 | 第30-41页 |
一、十有八九应制诗 | 第30-31页 |
二、公宴诗的创作模式与艺术特色 | 第31-34页 |
三、饯别诗的创作模式与艺术特色 | 第34-36页 |
四、咏物诗的游戏性与艺术特色 | 第36-41页 |
(一) 咏物诗:即席而作的唱和游戏 | 第36-39页 |
(二) 咏物诗的艺术特色 | 第39-41页 |
第四节 骈文的对仗和用典 | 第41-44页 |
第五节 《书品》的美学思想及对庾肩吾文学创作的影响 | 第44-49页 |
第三章 庾肩吾接受史初探 | 第49-54页 |
一、对庚肩吾作品进行艺术赏析,肯定其艺术成就。 | 第50-51页 |
二、指出不足。 | 第51页 |
三、对庚肩吾艺术影响的评价。 | 第51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附录一 《庾肩吾年谱》 | 第58-70页 |
附录二 《庾肩吾诗文校注》 | 第70-176页 |
后记 | 第176-1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