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小麦的分类、起源与进化 | 第11-13页 |
1.2 外源物种基因导入小麦研究进展 | 第13-17页 |
1.2.1 黑麦属外缘基因导入小麦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1.2.2 山羊草、偃麦草属外缘基因导入小麦研究进展 | 第14页 |
1.2.3 簇毛麦属外缘基因导入小麦研究进展 | 第14-17页 |
1.2.3.1 一年生簇毛麦外缘基因导入小麦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2.3.2 多年生簇毛麦外缘基因导入小麦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1.3 外缘染色体(片段)在普通小麦背景中的鉴定方法 | 第17页 |
1.4 外源物种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导入小麦研究进展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| 第19-32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19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19-32页 |
2.2.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的制备 | 第19-20页 |
2.2.2 荧光原位杂交 | 第20-23页 |
2.2.3 分子标记及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克隆 | 第23-28页 |
2.2.3.1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 | 第23-24页 |
2.2.3.2 PCR实验 | 第24-28页 |
2.2.4 谷蛋白提取 | 第28-29页 |
2.2.5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SDS-PAGE电泳 | 第29-30页 |
2.2.6 醇溶蛋白的提取与分离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32-64页 |
3.1 小麦-簇毛麦双二倍体中簇毛麦染色体核型的建立 | 第32-37页 |
3.1.1 发掘能区分普通小麦、簇毛麦之间不同染色体的探针 | 第32-36页 |
3.1.2 建立小麦-多年生簇毛麦部分双二倍体的染色体核型 | 第36-37页 |
3.2 多年生簇毛麦染色体导入小麦材料的鉴定 | 第37-39页 |
3.3 多年生簇毛麦 1V~b染色体材料的鉴定 | 第39-51页 |
3.3.1 多年生簇毛麦 1V~b染色体能稳定传递的小麦材料的鉴定及核型分析 | 第41-47页 |
3.3.2 多年生簇毛麦 1V~b染色体在小麦杂交后代的传递分析 | 第47-51页 |
3.4 多年生簇毛麦 1V~b染色体上特异分子标记的筛选 | 第51-53页 |
3.5 小麦-多年生簇毛麦 1V~b染色体材料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析 | 第53-59页 |
3.6 染色体 1V~b上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| 第59-62页 |
3.7 小麦-多年生簇毛麦 1V~b材料醇溶蛋白的分析 | 第62-64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64-66页 |
4.1 小麦背景变异染色体的传递 | 第64-65页 |
4.2 簇毛麦种子蛋白基因多样性 | 第65-66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7页 |
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77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