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30年乌珠穆沁草原植被动态变化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前言 | 第11-19页 |
1.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选题依据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进展 | 第13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1.2.2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2 研究区概况 | 第19-22页 |
2.1 自然环境概况 | 第20页 |
2.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| 第20-22页 |
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| 第22-26页 |
3.1 气象数据 | 第22-23页 |
3.2 植被资料 | 第23页 |
3.3 遥感影像数据 | 第23-26页 |
4. 乌珠穆沁草原现状与植被变化动态分析 | 第26-37页 |
4.1 乌珠穆沁草原群落现状特征分析 | 第26-27页 |
4.2 样带草群特征及样方数量特征分析 | 第27-30页 |
4.2.1 群落植物相对高度分析 | 第27-28页 |
4.2.2 群落植物相对密度分析 | 第28-29页 |
4.2.3 群落植物相对盖度分析 | 第29页 |
4.2.4 群落植物相对优势度分析 | 第29-30页 |
4.3 样带草地草群演替变化与植被指数动态分析 | 第30-33页 |
4.4 乌珠穆沁草原植被指数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| 第33-37页 |
5 植被动态变化原因分析 | 第37-41页 |
5.1 自然原因分析 | 第37-39页 |
5.1.1 气温对植被变化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5.1.2 降水量对植被变化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5.2 人为原因分析 | 第39-41页 |
6 结论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