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动态连边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可控性与协同输出调节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1.1 多智能体系统 | 第12-16页 |
1.1.1 Boids模型 | 第12-13页 |
1.1.2 编队飞行系统 | 第13-14页 |
1.1.3 传感器网络 | 第14页 |
1.1.4 纳米系统 | 第14-15页 |
1.1.5 社会网络 | 第15页 |
1.1.6 能源网络 | 第15页 |
1.1.7 小结:共同的趋势 | 第15-16页 |
1.2 带动态连边的多智能体系统 | 第16-18页 |
1.2.1 电力网络 | 第16页 |
1.2.2 国际互联网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网络化系统的基础知识 | 第18-24页 |
2.1 局部的信息交互 | 第18-19页 |
2.1.1 通讯的局部性 | 第18页 |
2.1.2 信息探测的局部性 | 第18-19页 |
2.1.3 图论为基础的交互模型 | 第19页 |
2.2 静态,动态,随机网络 | 第19-20页 |
2.3 代数图论 | 第20-24页 |
2.3.1 矩阵的基础知识 | 第20-21页 |
2.3.2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| 第21-22页 |
2.3.3 图论 | 第22页 |
2.3.4 关联矩阵 | 第22页 |
2.3.5 图的拉普拉斯矩阵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带动态连边系统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可控性 | 第24-41页 |
3.1 可控性 | 第24-26页 |
3.2 带动态连边的多智能体系统的数学模型 | 第26-29页 |
3.3 一般带动态连边系统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可控性 | 第29-32页 |
3.4 同质边的可控性 | 第32-34页 |
3.5 星图的可控性 | 第34-37页 |
3.6 环形图的可控性 | 第37-39页 |
3.7 仿真 | 第39-41页 |
第4章 带动态连边系统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可控性 | 第41-61页 |
4.1 李亚普诺夫定理 | 第42-47页 |
4.1.1 基本知识 | 第42-43页 |
4.1.2 线性系统的渐近稳定性 | 第43-44页 |
4.1.3 LaSalle不变集原理 | 第44页 |
4.1.4 无源性介绍 | 第44-46页 |
4.1.5 KYP引理 | 第46-47页 |
4.2 输出调节控制器 | 第47-52页 |
4.2.1 输出调节问题的数学模型 | 第48-51页 |
4.2.2 内模原理 | 第51-52页 |
4.3 输出协同控制 | 第52-61页 |
4.3.1 输出同步问题的解 | 第53-55页 |
4.3.2 输出协同控制问题 | 第55-59页 |
4.3.3 仿真 | 第59-61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5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