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中国天然气安全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6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内容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方法第20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框架第21-23页
    1.4 创新点第23-24页
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4-46页
    2.1 油气峰值理论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油气峰值理论的起源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油气峰值理论的演变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油气峰值理论的应用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油气峰值理论的争论和评价第28-29页
    2.2 能源需求理论第29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能源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方法回顾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能源需求影响因素及其研究方法评述第34-36页
    2.3 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回顾与评述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回顾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述第38页
    2.4 能源安全评价方法回顾与评述第38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能源安全评价方法回顾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能源安全评价方法评述第44-46页
第三章 影响中国天然气安全的需求因素第46-58页
    3.1 中国天然气的需求和利用第46-48页
    3.2 基于协整模型的中国天然气长期均衡需求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变量选择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模型和数据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平稳性检验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协整检验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Granger因果检验第52-53页
    3.3 中国天然气长期均衡需求预测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. 情景设定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. 预测结果第54-55页
    3.4 中国天然气需求增长的长期影响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产业链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环境影响第56-58页
第四章 影响中国天然气安全的供给因素第58-76页
    4.1 中国天然气的资源与供给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中国天然气的资源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中国天然气的供给第59-62页
    4.2 中国的天然气运输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中国的天然气管道运输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中国的LNG运输第64-65页
    4.3 中国的非常规天然气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中国的煤层气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中国的页岩气第67-68页
    4.4 基于Logistic模型的中国天然气供给峰值预测第68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Logistic模型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数据与拟合预测结果第70-73页
    4.5 中国天然气的进口影响第73-76页
第五章 影响中国天然气安全的价格因素第76-98页
    5.1 国外的天然气价格机制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美国天然气价格机制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英国天然气价格机制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欧盟天然气价格机制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俄罗斯天然气价格机制第77-79页
    5.2 中国天然气价格机制的历史演变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成本加成法价格机制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价格机制的历史演变第79-80页
    5.3 中国天然气价格机制的问题与影响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中国天然气价格机制的问题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中国天然气价格机制的影响第81-82页
    5.4 基于SVAR模型的中国天然气价格变动传导影响第82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SVAR模型第82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数据来源第85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平稳性检验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Granger因果检验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协整检验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6 脉冲响应第94-96页
    5.5 中国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的经济社会影响第96-98页
第六章 中国天然气安全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评价第98-121页
    6.1 中国天然气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第98-10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天然气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中国天然气安全指标的选取第99-102页
    6.2 基于改进的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第102-10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熵值法第10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指标熵值、差异系数和权重的计算第102-107页
    6.3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中国天然气安全综合评价第107-12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BP神经网络的原理与基本步骤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计算BP神经网络的输入值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计算BP神经网络的期望输出值第110-11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确定BP神经网络结构与参数设置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 BP神经网络的训练与检验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6 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动态监测第119-120页
    6.4 BP神经网络模型在天然气安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评价第120-121页
第七章 保障中国天然气安全的对策措施第121-136页
    7.1 大力发展以煤层气为代表的非常规天然气第121-124页
    7.2 改革中国天然气价格机制第124-127页
    7.3 改革天然气税费制度第127-130页
    7.4 改革中国天然气监管模式第130-132页
    7.5 大力发展天然气储备第132-136页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36-139页
    8.1 本文的主要结论和成果第136-137页
    8.2 文章的不足和今后研究方向第137-139页
参考文献第139-147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47-148页
致谢词第148-149页

论文共1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二氧化钛光催化薄膜的结构调控及其性能研究
下一篇:二氧化硅核壳型微球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快速分离分析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