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膜EDI树脂层结构改进研究
| 致谢 | 第6-7页 |
| 摘要 | 第7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9页 |
| 1 绪论 | 第13-24页 |
| 1.1 研究背景与课题意义 | 第13-15页 |
| 1.2 文献综述 | 第15-23页 |
| 1.2.1 高纯水及其应用 | 第15-17页 |
| 1.2.2 常规高纯水制备技术 | 第17-22页 |
| 1.2.2.1 蒸馏法 | 第17-18页 |
| 1.2.2.2 离子交换法 | 第18-19页 |
| 1.2.2.3 膜分离法 | 第19-20页 |
| 1.2.2.4 电去离子技术 | 第20-21页 |
| 1.2.2.5 组合工艺制备高纯水 | 第21-22页 |
| 1.2.3 MFEDI技术的研究进展 | 第22-23页 |
| 1.3 研究目的与内容 | 第23-24页 |
| 2 实验器材与方法 | 第24-30页 |
| 2.1 实验器材 | 第24-27页 |
| 2.1.1 实验仪器与设备 | 第24-25页 |
| 2.1.2 主要试剂 | 第25-26页 |
| 2.1.3 树脂的准备 | 第26页 |
| 2.1.4 电极 | 第26-27页 |
| 2.2 实验装置与流程 | 第27-28页 |
| 2.2.1 无膜电去离子(MFEDI) | 第27-28页 |
| 2.2.2 实验装置流程 | 第28页 |
| 2.3 实验分析方法 | 第28-30页 |
| 3 MFEDI强酸强碱层树脂配比改进 | 第30-46页 |
| 3.1 前言 | 第30页 |
| 3.2 MFEDI抑制阳离子逆向电迁移的可行性 | 第30-32页 |
| 3.3 MFEDI处理效果 | 第32-35页 |
| 3.3.1 系统运行水质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3.3.2 新树脂处理效果 | 第33-34页 |
| 3.3.3 电再生后处理效果 | 第34-35页 |
| 3.4 电再生性能 | 第35-44页 |
| 3.4.1 再生液pH | 第36-37页 |
| 3.4.2 再生液电导率 | 第37-39页 |
| 3.4.3 阳离子再生情况 | 第39-41页 |
| 3.4.4 再生电压 | 第41-44页 |
| 3.4.5 水回收率与能耗 | 第44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| 4 MFEDI强酸强碱层树脂种类改进 | 第46-57页 |
| 4.1 弱型树脂促进强型树脂的电再生 | 第46-48页 |
| 4.2 电再生机理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4.3 MFEDI处理效果 | 第49-51页 |
| 4.3.1 新树脂处理效果 | 第49-50页 |
| 4.3.2 电再生后处理效果 | 第50-51页 |
| 4.4 电再生性能 | 第51-55页 |
| 4.4.1 再生流速的选择 | 第52-53页 |
| 4.4.2 再生电流密度的选择 | 第53-55页 |
| 4.5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| 5 MFEDI系统长期运行的稳定性与经济性 | 第57-65页 |
| 5.1 MFEDI处理能力的稳定性 | 第57-58页 |
| 5.2 MFEDI电再生的稳定性 | 第58-61页 |
| 5.3 电极与树脂的稳定性 | 第61-63页 |
| 5.3.1 电极的稳定性 | 第61-62页 |
| 5.3.2 树脂的稳定性 | 第62-63页 |
| 5.4 MFEDI系统的经济性 | 第63-64页 |
| 5.5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| 6.1 结论 | 第65-66页 |
| 6.2 展望 | 第66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75页 |
| 个人简介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