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中英符号缩略词表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3页 |
1 河鲈概述 | 第11-15页 |
·河鲈的分类地位及分布历史简介 | 第11页 |
·河鲈形态特征 | 第11-12页 |
·河鲈生活环境及食性 | 第12页 |
·河鲈营养功效 | 第12页 |
·河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2 鱼类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| 第15-22页 |
·鱼类遗传多样性概述 | 第15页 |
·鱼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| 第15-22页 |
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研究河鲈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差异 | 第23-51页 |
前言 | 第23页 |
1 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23-25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3-24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4-25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5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25-33页 |
·河鲈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| 第25-26页 |
·河鲈线粒体DNA控制区单倍型筛选 | 第26-28页 |
·河鲈线粒体DNA D-loop全长序列扩增 | 第28-29页 |
·目的条带的纯化回收 | 第29页 |
·目的条带的连接和转化 | 第29-31页 |
·数据分析和处理 | 第31-33页 |
·河鲈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新疆河鲈野生与养殖群体mtDNA控制区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| 第32-33页 |
3 结果分析 | 第33-47页 |
·河鲈总DNA提取 | 第33页 |
·河鲈线粒体DNA控制区单倍型筛选 | 第33-35页 |
·线粒体DNA D-loop区全序列扩增 | 第35页 |
·河鲈线粒体DNA控制区碱基结构分析 | 第35-41页 |
·新疆河鲈、欧洲河鲈和黄金鲈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差异比较 | 第35-37页 |
·新疆河鲈、欧洲河鲈和黄金鲈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比较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新疆河鲈野生和养殖群体线粒体DNA控制区差异比较 | 第38-40页 |
·系统发育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新疆河鲈野生与养殖群体线粒体DNA控制区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| 第41-47页 |
4 讨论 | 第47-51页 |
·河鲈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新疆河鲈野生与养殖群体线粒体DNA控制区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| 第48-51页 |
第三章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部分序列研究河鲈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 | 第51-59页 |
前言 | 第51页 |
1 实验材料和设备 | 第5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51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51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51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51-52页 |
·基因组DNA提取及纯度检测 | 第51页 |
·PCR扩增测序 | 第51-52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52页 |
3 结果分析 | 第52-57页 |
·新疆河鲈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细胞色素b基因部分序列变异分析 | 第52-53页 |
·新疆河鲈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细胞色素b基因部分序列遗传结构分析 | 第53-57页 |
4 讨论 | 第57-59页 |
·河鲈野生和养殖群体的分子遗传多样性比较 | 第57页 |
·河鲈群体的遗传分化 | 第57-59页 |
第四章 基于简单形态学数据分析河鲈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表型差异 | 第59-63页 |
前言 | 第59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59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59页 |
·河鲈年龄的鉴定及简单形态学测量 | 第59页 |
·形态学数据处理 | 第59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59-62页 |
·年龄鉴定 | 第59-61页 |
·体长和体重的比较 | 第61-62页 |
4 讨论 | 第62-63页 |
第五章 河鲈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差异研究结论总述 | 第63-64页 |
第六章 创新点和展望 | 第64-65页 |
1 创新点 | 第64页 |
2 展望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0页 |
附录 | 第70-79页 |
附录一 实验所用试剂配方 | 第70-72页 |
附录二 新疆河鲈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体长、体重测量及年龄测定原始数据 | 第72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0-81页 |
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