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美学论文--美学理论论文

比尔兹利审美对象理论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绪论第9-12页
第一章 比尔兹利美学的方法与体系第12-21页
 第一节 比尔兹利美学的方法第12-16页
  一、语言作为分析对象第13-14页
  二、分析美学方法的综合第14-15页
  三、与传统美学命题的关联第15-16页
 第二节 作为逻辑起点的审美对象第16-21页
  一、从艺术作品到审美对象第16-17页
  二、作为逻辑起点的审美对象第17-21页
第二章 比尔兹利的审美对象理论第21-45页
 第一节 审美对象本体论第22-30页
  一、审美对象·知觉·对象·表象第22-29页
  二、制成品·产品·表演第29-30页
 第二节 审美对象构成论第30-36页
  一、区域性质与局部性质:审美对象的基本构成第31-33页
  二、统一,复杂与强烈:审美对象的三大特征第33-36页
 第三节 审美对象关系论第36-45页
  一、审美对象与审美经验第37-39页
  二、审美对象与审美价值第39-41页
  三、审美对象与社会人生第41-45页
第三章 比尔兹利审美对象论的批评与意义第45-58页
 第一节 比尔兹利审美对象理论的批评第45-49页
  一、现象学方法与客观性理论的冲突第45-48页
  二、狭窄的审美对象范围与牺牲批评实践的建构第48-49页
 第二节 比尔兹利审美对象理论的理论意义第49-54页
  一、对艺术作品审美本性的坚持第49-52页
  二、审美对象论:语境论之外的另一种声音第52-54页
 第三节 比尔兹利审美对象理论的历史意义第54-58页
结语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4-65页
致谢第65-67页
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福柯对身体美学的建构
下一篇:敦煌本《瑜伽師地論》寫本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