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--学习和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论文

转型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与对策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一 绪论第10-14页
 1 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选题依据第10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2 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-12页
   ·国内研究综述第11页
   ·国外研究综述第11-12页
 3 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2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12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2页
 4 创新之处第12-14页
二 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概述第14-22页
 1 信仰概述第14-17页
   ·信仰的定义第14-15页
   ·信仰的分类第15-16页
   ·信仰的价值第16-17页
 2 马克思主义信仰概述第17-22页
   ·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第17-18页
   ·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第18-19页
   ·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效能第19-22页
三 转型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与具体表现第22-30页
 1 转型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第22-25页
   ·转型期的含义及影响第22-23页
   ·转型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第23-25页
 2 转型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具体表现第25-30页
   ·信仰内容呈现腐朽化、多元化、利益化、虚幻化的趋势第25-26页
   ·马克思主义信仰丧失了原有的权威性第26-27页
   ·不能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第27-28页
   ·僵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第28-30页
四 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产生原因第30-38页
 1 国际原因第30-32页
   ·全球性信仰危机第30页
   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挫折第30-31页
   ·西方多元文化的影响第31-32页
 2 国内原因第32-38页
   ·经济方面:市场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·政治方面: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第33页
   ·文化方面: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及民间信仰的消极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·社会方面: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充分的认识和宣传第34-35页
   ·教育方面: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缺乏创新性第35-38页
五 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主流地位的重要意义第38-40页
 1 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第38页
 2 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第38-39页
 3 增强民族向心力的根本动力第39-40页
六 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主流地位的具体策略第40-48页
 1 国家层面应完善政治制度、促进经济发展和多元文化协调发展第40-43页
 2 政府及社会应灵活采用多种宣传方式,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众化第43-44页
 3 学校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、增强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第44-45页
 4 作为个体要积极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第45-48页
结论第48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致谢第52-5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陈靖姑斩蛇叙事的历史、文化解读
下一篇: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研究(1924-192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