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峡库区水华敏感期水质和浮游植物时空分布研究
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3页 |
绪论 | 第13-15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5-29页 |
·我国水污染概况 | 第15-16页 |
·三峡工程及三峡库区 | 第16-19页 |
·三峡工程简介 | 第16-18页 |
·三峡库区污染排放现状 | 第18-19页 |
·三峡工程蓄水对三峡库区水环境的影响 | 第19-21页 |
·三峡工程蓄水对水文、水动力条件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·三峡工程蓄水对水体营养盐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·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 | 第21-24页 |
·水体富营养化定义及其影响 | 第21-22页 |
·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| 第22-23页 |
·入库营养盐来源及其影响因素 | 第23-24页 |
·三峡库区水体浮游植物 | 第24-29页 |
·蓄水前后浮游植物变化及其现状 | 第24-25页 |
·蓄水后的水华的发展趋势 | 第25-26页 |
·水华发生的原因 | 第26-29页 |
第2章 研究意义及方法 | 第29-33页 |
·本研究的意义 | 第29页 |
·研究区域及断面设置 | 第29页 |
·采样、处理及测试方法 | 第29-33页 |
·采样方法 | 第30页 |
·测试方法 | 第30-33页 |
第3章 三峡库区春季水质与浮游植物空间特征 | 第33-47页 |
·三峡库区春季水质空间特征 | 第33-36页 |
·物理指标特征 | 第33-34页 |
·营养盐特征 | 第34页 |
·营养盐形态和氮磷比 | 第34-36页 |
·富营养化状态评价及其空间特征 | 第36-37页 |
·按断面评价 | 第36-37页 |
·按支流评价 | 第37页 |
·浮游植物组成及其空间分布 | 第37-42页 |
·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| 第37-38页 |
·浮游植物丰度及其空间分布 | 第38-39页 |
·优势藻及多样性 | 第39-41页 |
·水华种类及其分布 | 第41-42页 |
·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| 第42-44页 |
·讨论 | 第44-45页 |
·春季水质与浮游植物空间特征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4章 三峡库区秋季水质与浮游植物空间特征 | 第47-61页 |
·三峡库区秋季水质空间特征 | 第47-50页 |
·物理指标特征 | 第47-48页 |
·营养盐特征 | 第48-50页 |
·营养盐形态和氮磷比 | 第50页 |
·富营养化状态评价及空间特征 | 第50-52页 |
·按断面评价 | 第50-51页 |
·按支流评价 | 第51-52页 |
·浮游植物组成及其空间分布 | 第52-57页 |
·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| 第52-53页 |
·浮游植物丰度及其空间分布 | 第53-54页 |
·优势藻及多样性 | 第54-56页 |
·水华种类及其分布 | 第56-57页 |
·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| 第57-58页 |
·讨论 | 第58-59页 |
·秋季水质与浮游植物空间特征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5章 三峡库区水体营养盐和浮游植物春、秋季差异 | 第61-67页 |
·物理指标差异 | 第61页 |
·营养盐差异 | 第61-62页 |
·浮游植物种类及数量差异 | 第62-63页 |
·优势藻及水华差异 | 第63-64页 |
·多样性和均匀度差异 | 第64-65页 |
·富营养化状态季节差异 | 第65-67页 |
第6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67-69页 |
·结论 | 第67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7页 |
硕士期间学术情况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