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集团供水管网远程监测与事故定位研究
| 致谢 | 第1-5页 |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| ·现场状况 | 第10页 |
| ·国内外技术现状 | 第10-15页 |
| ·供水管网监测系统 | 第10-11页 |
| ·远程数据采集方式 | 第11-12页 |
| ·基于GPRS的远程监控 | 第12-13页 |
| ·管网管理平台 | 第13页 |
| ·测压点的优化布置 | 第13-14页 |
| ·供水管网工况模拟及事故定位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15-17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5页 |
| ·主要内容 | 第15-16页 |
| ·主要创新 | 第16-17页 |
| 2 监测系统的建立 | 第17-21页 |
| ·系统方案设计 | 第17-19页 |
| ·采集层 | 第18页 |
| ·传输层 | 第18-19页 |
| ·应用层 | 第19页 |
| ·系统特性分析 | 第19-20页 |
| ·实时性 | 第19-20页 |
| ·稳定性 | 第20页 |
| ·交互便捷性 | 第20页 |
| ·小结 | 第20-21页 |
| 3 水压监测点优化布置 | 第21-32页 |
| ·优化布置测压点的目的 | 第21-22页 |
| ·优化布置原则及方法选用 | 第22页 |
| ·模糊聚类分析法 | 第22-25页 |
| ·影响系数 | 第22-23页 |
| ·影响矩阵的模糊聚类化 | 第23-24页 |
| ·测压点位置的确定 | 第24-25页 |
| ·测压点优化布置在实际管网中的实现 | 第25-31页 |
| ·小结 | 第31-32页 |
| 4 供水管网事故的工况模拟 | 第32-40页 |
| ·事故时管网压力的变化特征 | 第32-34页 |
| ·正常工况管网压力特征 | 第32-33页 |
| ·事故工况管网压力特征 | 第33-34页 |
| ·供水管网事故工况模拟 | 第34-35页 |
| ·供水管网事故工况模拟思路 | 第35页 |
| ·供水管网事故工况模拟目的 | 第35页 |
| ·供水管网事故工况模拟方法 | 第35页 |
| ·供水管网事故水力模型 | 第35-37页 |
| ·供水管网正常工况水力模型 | 第35-37页 |
| ·供水管网事故工况水力模型 | 第37页 |
| ·实例分析 | 第37-3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| 5 供水管网事故定位模型 | 第40-53页 |
| ·神经网络介绍 | 第40-42页 |
| ·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| 第40页 |
| ·BP神经网络模型 | 第40-41页 |
| ·BP算法 | 第41-42页 |
| ·BP算法的改进 | 第42页 |
| ·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事故区识别 | 第42-46页 |
| ·管网事故区的划分 | 第43页 |
| ·管网漏损事故水力模拟 | 第43-44页 |
| ·神经网络的构建与训练 | 第44-45页 |
| ·神经网络对事故区的识别 | 第45-46页 |
| ·基于微观模型的事故点定位及漏损水量的推算 | 第46-52页 |
| ·事故点定位方法 | 第47页 |
| ·事故点定位及漏损水量计算过程 | 第47-49页 |
| ·实例分析 | 第49-5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结论 | 第53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58-60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