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4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4-24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| ·地球大气微波-亚毫米波被动探测技术的发展及国内外现状 | 第15-18页 |
| ·引言 | 第15页 |
| ·星载微波-亚毫米波大气探测系统 | 第15-18页 |
| ·地基微波-亚毫米波大气探测系统 | 第18页 |
| ·火星探测国内外现状 | 第18-21页 |
| ·本论文的选题、研究目的与章节安排 | 第21-24页 |
| 第2章 大气成分微波-毫米波被动探测原理 | 第24-40页 |
| ·行星大气简介 | 第24-27页 |
| ·微波-亚毫米波大气辐射传输 | 第27-33页 |
| ·微波-亚毫米波大气辐射传输概述 | 第27页 |
| ·黑体 | 第27-28页 |
| ·大气辐射传输过程描述 | 第28-29页 |
| ·向上观测模式 | 第29-31页 |
| ·天底观测模式 | 第31-32页 |
| ·临边探测模式 | 第32-33页 |
| ·常用微波-亚毫米波大气吸收模式 | 第33-36页 |
| ·微波-亚毫米波大气辐射传输模型 | 第36-40页 |
| 第3章 逐线积分方法计算气体分子吸收系数 | 第40-57页 |
| ·概述 | 第40-41页 |
| ·逐线积分方法 | 第41-45页 |
| ·原理 | 第41页 |
| ·线强 | 第41-43页 |
| ·线形 | 第43-45页 |
| ·HITRAN数据库 | 第45-47页 |
| ·计算各气体的吸收系数 | 第47-55页 |
| ·气体吸收系数的仿真流程 | 第47页 |
| ·水汽与氧气分子的吸收系数计算 | 第47-51页 |
| ·各种气体分子在 1-3000GHz范围内的吸收系数 | 第51-55页 |
| ·不确定度分析 | 第55-57页 |
| 第4章 行星大气亚毫米波辐射亮温模拟 | 第57-75页 |
| ·模拟技术流程 | 第57页 |
| ·地球大气辐射亮温仿真 | 第57-72页 |
| ·地球大气廓线数据分析 | 第57-59页 |
| ·地基探测系统亮温仿真 | 第59-60页 |
| ·地基污染成分微波-亚毫米波探测的可行性分析 | 第60-63页 |
| ·星载探测器天底观测亮温仿真 | 第63页 |
| ·星载临边探测亮温模拟 | 第63-72页 |
| ·火星大气辐射亮温模拟 | 第72-74页 |
| ·小结 | 第74-75页 |
|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5-79页 |
| ·论文总结和结论 | 第75-76页 |
| ·已经完成的工作 | 第76页 |
| ·未完成的工作及后续研究内容 | 第76-7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| 发表文章 | 第83-85页 |
| 致谢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