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10-20页 |
| ·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1-18页 |
| ·本研究欲解决的问题 | 第18-19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| ·创新之处 | 第19-20页 |
| 第2章 《地学浅释》的翻译与刊行 | 第20-45页 |
| ·《地学浅释》传入之前已有的地质学知识 | 第20-24页 |
| ·《地学浅释》传入之前中国传统的地质学知识 | 第21-23页 |
| ·《地学浅释》翻译之前已传入的西方地质学知识 | 第23-24页 |
| ·《地学浅释》及其底本研究 | 第24-45页 |
| ·《地学浅释》及其译者 | 第26-29页 |
| ·《地学浅释》的版本、结构及内容组成 | 第29-36页 |
| ·《地学浅释》底本及其作者、成书背景及版本概述 | 第36-45页 |
| 第3章 《地学浅释》与Elements of Geology比较研究 | 第45-67页 |
| ·《地学浅释》与Elements of Geology的差异 | 第45-50页 |
| ·《地学浅释》与底本目录的对比 | 第45-47页 |
| ·《地学浅释》与底本体例的差异 | 第47-48页 |
| ·《地学浅释》与底本子目录的差异 | 第48-50页 |
| ·《地学浅释》增加子目录的方法 | 第50-59页 |
| ·子目录的来源:底本的关键词(短语)及相关内容 | 第50-52页 |
| ·子目录的来源:底本的关键词(短语)子标题及相关内容 | 第52-58页 |
| ·子目录的增加:对底本内容的拆分与调整 | 第58-59页 |
| ·《地学浅释》与Elements of Geology内容的对比研究 | 第59-65页 |
| ·翻译过程中的信息流失 | 第60-63页 |
| ·对底本内容的概括 | 第63-65页 |
| ·增加的内容 | 第65页 |
| 小结 | 第65-67页 |
| 第4章 《地学浅释》的影响 | 第67-86页 |
| ·《地学浅释》的术语翻译及流传 | 第67-77页 |
| ·《地学浅释》中“演化”思想的影响 | 第77-82页 |
| ·《地学浅释》作为教科书及对日本的影响 | 第82-86页 |
| 结语 | 第86-8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8-92页 |
| 致谢 | 第92-93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93页 |
| 参加的学术会议及培训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