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--环境生物学论文--环境动物学论文

广西北部湾滨海潮间带生物体Hg含量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1.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·汞的研究现状第10-18页
     ·汞的理化性质第10页
     ·汞的迁移转化第10-13页
     ·汞的生物毒性效应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汞的污染来源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进展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进展第16-18页
   ·研究背景、目的与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8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·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9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9-20页
2.研究区域概况与样品采集第20-24页
   ·研究区域概况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地理位置第20页
     ·气候条件第20页
     ·水文条件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地质地貌第21页
     ·水质污染第21页
   ·样品采集与前处理第21-24页
     ·站位设置第21-24页
     ·生物样品采集第24页
     ·沉积物采集第24页
3.样品分析与质量控制第24-29页
   ·仪器及其工作原理第24-25页
   ·生物总汞测定第25-26页
   ·沉积物总汞测定第26页
   ·质量控制第26-29页
     ·检出限与数据有效性第26页
     ·样品空白第26页
     ·方法精密度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标准物质与回收率第27页
     ·标准曲线绘制第27-29页
   ·数据处理第29页
4.生物体总汞分析第29-43页
   ·生物体内总汞含量第29-37页
   ·对比国内外海滨地区第37-40页
   ·不同组织汞含量分布特征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双壳贝类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潮滩蟹类第41-42页
   ·总汞含量科间差异第42-43页
5.沉积物总汞分析第43-48页
   ·各站位空间分布特征第43-45页
   ·垂岸分布特征第45-47页
   ·对比国内外海滨地区第47-48页
6.汞暴露风险评价第48-53页
   ·单因子污染评价第48-50页
   ·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第50-51页
   ·沉积物生态风险评价第51-53页
7.结论第53-55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53-54页
   ·不足与展望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64页
附录A 广西北部湾滨海潮间带生物样品图第64-66页
附录B 攻读硕士期间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第66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B-Z-空间中几种凸性的研究
下一篇: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植物多样性效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