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绪论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 | 第9-16页 |
第一节 历史 | 第9-12页 |
一、历史的不同含义 | 第9-11页 |
二、“历史2”的特点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历史剧 | 第12-16页 |
一、从时间上分类 | 第12-13页 |
二、从忠于历史的程度考察 | 第13-14页 |
三、从历史剧到历史电视剧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韩国历史电视剧的现状与问题 | 第16-20页 |
第一节 生产与消费的兴盛 | 第16-19页 |
一、当前历史电视剧生产与消费的兴盛 | 第16-17页 |
二、韩国特色:“英雄的成长”的历史剧 | 第17-19页 |
第二节 研究方案 | 第19-20页 |
一、研究重点:兴盛原因探寻,现实评价研究 | 第19页 |
二、研究方法: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从历史的戏剧化看历史电视剧 | 第20-26页 |
第一节 意识形态化 | 第20-22页 |
一、单值热显式 | 第20页 |
二、多值冷隐式 | 第20-21页 |
三、意识形态化不等于道德化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审美化 | 第22-26页 |
一、审美化的广狭二义 | 第22-23页 |
二、视听形象美化 | 第23-24页 |
三、叙事结构美化 | 第24-26页 |
第四章 大众文化的民间文化底色 | 第26-31页 |
第一节 文化场域与体裁流变 | 第26-28页 |
一、文化场域 | 第26-27页 |
二、题材流变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大众文化的民间文化底色 | 第28-31页 |
第五章 电视戏说剧的民间故事特性 | 第31-35页 |
第一节 “不是历史”与“民间故事 ” | 第31-34页 |
一、历史只是素材,艺术不止于故事 | 第31-32页 |
二、历史剧是文化产品,但不是简单的赚钱商品 | 第32-34页 |
第二节 母题与类型:戏说剧的“民间故事”基因 | 第34-35页 |
第六章 电视戏说剧艺术形象的“怪诞性” | 第35-44页 |
第一节 怪诞性之“双体性” | 第35-38页 |
第二节 电视戏说剧的怪诞现实主义审美本质 | 第38-44页 |
一、历史电视剧审美主义的研究方法 | 第39-43页 |
二、审美主义解读过程:预测和回想 | 第43-44页 |
第七章 艺术创作中美学、人文与历史的统一 | 第44-52页 |
第一节 人文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| 第44-47页 |
第二节 人学考察与历史观照 | 第47页 |
第三节 以人为本—美学精神、人文精神与历史精神的有机统一 | 第47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4页 |
一、研究结果和结论 | 第52-53页 |
二、研究限制和建议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