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6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社区公园雨洪管理的契机 | 第10-11页 |
·社区公园雨洪管理的问题 | 第11-12页 |
·社区公园雨洪管理的必要性 | 第12页 |
·研究目标、内容和方法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14-15页 |
·社区公园 | 第14页 |
·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| 第14-15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6-24页 |
·社区公园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·雨洪管理研究进展 | 第17-21页 |
·美国暴雨水最佳管理措施与低影响开发(BMPs & LID) | 第17-18页 |
·英国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(SUDS) | 第18-19页 |
·澳大利亚水敏性城市设计(WSUD) | 第19-20页 |
·新加坡ABC水计划(ABC Water) | 第20页 |
·中国海绵城市(Sponge City) | 第20-21页 |
·基于雨洪管理的社区公园研究进展 | 第21-22页 |
·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社区评价 | 第21页 |
·美国LEED-ND邻里开发 | 第21-22页 |
·台湾地区EEWH-EC生态社区评估 | 第22页 |
·中国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| 第22页 |
·研究启示 | 第22-24页 |
·研究现状总结 | 第22-23页 |
·问题和不足 | 第23-24页 |
3 社区公园雨洪管理景观途径策略研究 | 第24-44页 |
·社区公园雨洪管理景观途径导向 | 第24-28页 |
·规划层面 | 第24-25页 |
·设计层面 | 第25-28页 |
·社区公园景观环境分析 | 第28-32页 |
·区域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集水区及基地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设定社区公园雨洪管理目标 | 第32-34页 |
·水量管理 | 第32-33页 |
·水质改善 | 第33-34页 |
·景观品质提升 | 第34页 |
·社区公园雨洪管理结构性措施 | 第34-39页 |
·生物滞留池 | 第34-35页 |
·入渗渠 | 第35-36页 |
·树箱过滤基 | 第36-37页 |
·拓展性滞留池 | 第37-38页 |
·透水性铺面 | 第38-39页 |
·社区公园雨洪管理非结构性措施 | 第39-41页 |
·社区活力 | 第39-40页 |
·生态保育 | 第40-41页 |
·社区公园雨洪管理景观途径相关要点 | 第41-42页 |
·景观安全性设计原则 | 第41-42页 |
·维护管理要求 | 第42页 |
·社区公园雨洪管理景观途径环境效益评估 | 第42-44页 |
4 长沙中航美村“山水间”社区公园雨洪管理景观途径 | 第44-56页 |
·“山水间”环境评估及目标制定 | 第44-46页 |
·“山水间”雨洪管理景观途径模拟比较 | 第46-50页 |
·常规社区公园的设计策略 | 第47-48页 |
·强调生态保育和日常生活平衡的设计策略 | 第48-49页 |
·水敏性景观设计策略 | 第49-50页 |
·模拟结果分析 | 第50页 |
·社区公园雨洪管理结构性措施 | 第50-52页 |
·雨水循环措施 | 第51-52页 |
·雨水利用措施 | 第52页 |
·水环境稳定系统 | 第52页 |
·社区公园雨洪管理非结构性措施 | 第52-53页 |
·社区活力 | 第52-53页 |
·生态保育 | 第53页 |
·环境效益评估 | 第53-56页 |
5 总结 | 第56-58页 |
·结论 | 第56-57页 |
·不足与展望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