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光电池论文--太阳能电池论文

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增强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专用术语注释表第9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23页
   ·引言第10-11页
   ·有机太阳能电池简介第11-15页
     ·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1-13页
     ·有机太阳能电池等效电路第13页
     ·伏安特性曲线及相关参数第13-15页
   ·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器件结构第15-17页
     ·单层结构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双层异质结结构第16页
     ·本体异质结结构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分子D-A结结构第17页
   ·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第17-18页
   ·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第18-23页
     ·改善电池结构第18-21页
     ·发展新型材料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修饰电极第22-23页
第二章 表面等离子体理论及应用第23-31页
   ·表面等离子体基本理论第23-26页
     ·表面等离子共振(SPPs)第23-25页
     ·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(LSPR)第25-26页
   ·等离子体太阳能电池发展第26-30页
     ·蒸镀法引入纳米粒子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其它方法引入纳米结构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化学法制备纳米粒子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纳米粒子包裹后引入有源层第29-30页
   ·本文工作第30-31页
第三章 金纳米粒子的合成第31-43页
   ·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第31-33页
     ·物理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化学法第32-33页
   ·金纳米棒合成流程第33-38页
     ·一元表面活性剂晶种生长法第33-35页
     ·两元表面活性剂(CTAB+油酸钠)晶种生长法第35-37页
     ·两元表面活性剂(CTAB+三甲基水杨酸钠)晶种生长法第37-38页
   ·金纳米棒的包裹第38-42页
     ·包裹方法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包裹因素第39页
     ·结果表征第39-4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四章 基于P3HT:PC_(61)BM体系的等离子体有机太阳能电池第43-51页
   ·器件制备工艺第44-46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44页
     ·制备流程第44-46页
   ·Au NRs@SiO_2掺杂方法及掺杂结果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·掺杂具体实施方法第46页
     ·浓度优化第46-47页
   ·SiO_2厚度对于器件性能的影响第47-5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五章 基于PTB7:PC_(71)BM体系的等离子体有机太阳能电池第51-63页
   ·器件制备工艺第52页
     ·制备流程第52页
   ·Au NRs@SiO_2掺杂方法及结果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  ·掺杂方法第52-53页
     ·乙醇溶剂对器件的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 ·浓度优化第54-55页
   ·SiO_2厚度对于器件性能的影响第55-62页
     ·FDTD仿真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第56-57页
     ·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7-6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9页
附录1 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9-70页
附录2 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70-71页
附录3 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1-72页
致谢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协调优化算法的有源配电网经济调度策略研究
下一篇:有机光伏器件界面层对器件性能影响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