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DSP的卷取机负载模拟系统的研究与设计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课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1-12页 |
·国外发展状况 | 第11页 |
·国内发展状况 | 第11-12页 |
·负载模拟器分类 | 第12页 |
·课题来源、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2-14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12-13页 |
·本文主要内容 | 第13页 |
·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3-1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-15页 |
2.卷取机卷取过程实地调研及建模 | 第15-24页 |
·某钢厂实际卷取机控制过程分析 | 第15-17页 |
·卷取数据分析 | 第17-19页 |
·卷取过程建模及原理分析 | 第19-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3 整个卷取机模拟负载系统的组成及电气系统设计 | 第24-35页 |
·卷取机模拟负载系统组成 | 第24-25页 |
·恒张力卷取控制系统的建立 | 第24-25页 |
·交流伺服系统介绍 | 第25-29页 |
·交流伺服驱动器 | 第26-29页 |
·基于DSP的模拟卷取负载控制系统的建立 | 第29-31页 |
·卷取机模拟负载系统的电气系统设计 | 第31-34页 |
·大功率滑动电阻箱与伺服电机的连接 | 第31-32页 |
·电气系统主电路 | 第32-33页 |
·电气系统控制电路 | 第33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4 基于DSP的控制系统设计 | 第35-48页 |
·基于DSP的控制系统原理图 | 第35页 |
·DSP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组成 | 第35-45页 |
·TMS320F2812 DSP系统介绍 | 第35-37页 |
·供电电源电路 | 第37-38页 |
·基准采样电压电路 | 第38-39页 |
·JTAG接口电路 | 第39页 |
·外扩RAM电路 | 第39-40页 |
·DSP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| 第40-41页 |
·串口通信电路 | 第41-42页 |
·输入输出I/O电路 | 第42-43页 |
·信号调理电路 | 第43-45页 |
·保护电路 | 第45页 |
·台达ASDA-A2系列伺服系统三种控制模式 | 第45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5 基于DSP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及系统仿真 | 第48-71页 |
·伺服电机初始零位置设置及伺服系统参数配置 | 第48-49页 |
·DSP控制板与伺服的通信接口与协议 | 第49-51页 |
·MAX485通信接口 | 第49页 |
·MODBUS通讯协议 | 第49-51页 |
·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| 第51-58页 |
·控制系统总程序设计 | 第51-53页 |
·控制系统通讯子程序设计 | 第53-54页 |
·ADC采样及校正程序设计 | 第54-56页 |
·PI调节器软件设计 | 第56-58页 |
·伺服控制系统参数整定仿真 | 第58-67页 |
·三相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| 第59-61页 |
·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仿真摸型的建立 | 第61-63页 |
·位置、转速及电流调节器参数整定 | 第63-67页 |
·整定结果分析 | 第67页 |
·卷取机模拟控制系统的仿真 | 第67-70页 |
·调试平台 | 第67-68页 |
·系统仿真 | 第68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附录A 卷取机卷取一次带钢的数据 | 第75-79页 |
附录B DSP控制板原理图、PCB板及实物图 | 第79-8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3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