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18页 |
·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保护性耕作技术定义 | 第13页 |
·保护性耕作技术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3-14页 |
·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4页 |
·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8页 |
·保护性耕作下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 | 第14-16页 |
·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| 第16页 |
·保护性耕作对作物生长发育、光合特性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·保护性耕作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8-23页 |
·试验区基本概况 | 第18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18-19页 |
·施肥处理 | 第19页 |
·耕作处理 | 第19页 |
·施肥和耕作处理组合 | 第19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19-20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0页 |
·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20-22页 |
·土壤物理性状测定项目与计算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土壤化学性状测定项目 | 第21-22页 |
·作物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22页 |
·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测定与计算方法 | 第22页 |
·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不同耕作方式对麦玉轮作田土壤主要物理性状的影响 | 第23-33页 |
·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、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 | 第23-24页 |
·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含量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| 第24-29页 |
·对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含量组成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·对土壤结构体稳定性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·对土壤团聚体大小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不同的耕作对土壤水分分布状况的影响 | 第29-32页 |
·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主要生育期 0—200cm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·不同耕作方式对休闲期 0—200cm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施肥与耕作结合对麦玉轮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| 第33-44页 |
·2014年冬小麦收获后 0—60cm土层土壤养分分布情况 | 第33-38页 |
·2015年春玉米收获后 0—60cm土层土壤养分分布情况 | 第38-43页 |
·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五章 施肥与耕作结合对作物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| 第44-62页 |
·施肥与耕作方式对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 | 第44-48页 |
·不同施肥与耕作方式对冬小麦茎数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不同施肥与耕作方式对作物株高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不同施肥与耕作方式对作物单株干物质量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·施肥与耕作方式对作物光合特性指标的影响 | 第48-53页 |
·不同施肥与耕作方式对作物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·不同施肥与耕作方式对作物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| 第50-53页 |
·施肥与耕作结合对作物植株叶片养分的影响 | 第53-60页 |
·施肥与耕作方式对作物植株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·施肥与耕作方式对作物植株叶片氮、磷养分含量的影响 | 第56-60页 |
·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六章 施肥与耕作组合对作物产量、WUE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| 第62-69页 |
·施肥与耕作组合对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·施肥与耕作组合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| 第64-66页 |
·施肥与耕作组合对作物经济效益的影响 | 第66-68页 |
·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| 第69-76页 |
·不同耕作方式对麦玉轮作田土壤主要物理性状的影响 | 第69-71页 |
·施肥与耕作结合对麦玉轮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·施肥与耕作结合对作物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| 第72-73页 |
·施肥与耕作结合对作物植株叶片养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| 第73-74页 |
·施肥与耕作组合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、WUE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| 第74-75页 |
·结论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