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文献综述 | 第12-23页 |
第一章 可变剪接与Boule基因研究进展 | 第12-23页 |
·我国山羊产业现状 | 第12页 |
·可变剪接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6页 |
·可变剪接的概念和发展 | 第12-13页 |
·可变剪接方式与内含子调控可变剪接机制 | 第13-14页 |
·可变剪接外显子特征 | 第14-15页 |
·可变剪接的功能 | 第15-16页 |
·可变剪接的检测方法 | 第16页 |
·可变剪接的影响因素 | 第16-19页 |
·可变剪接与遗传变异 | 第16-18页 |
·可变剪接与表观遗传修饰 | 第18-19页 |
·Boule基因的研究进展 | 第19-21页 |
·Boule基因的结构特征 | 第20页 |
·Boule基因的细胞组织定位 | 第20-21页 |
·Boule基因的功能及研究进展 | 第21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1-23页 |
试验研究 | 第23-61页 |
第二章 山羊Boule基因新转录本的鉴定及mRNA表达差异研究 | 第23-35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6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3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3-2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3页 |
·总RNA质量检测 | 第26页 |
·山羊Boule基因可变剪接的预测与鉴定 | 第26-27页 |
·生物信息分析 | 第27-32页 |
·不同转录本mRNA表达差异研究 | 第32-33页 |
·讨论 | 第33-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山羊Boule基因新转录本mRNA表达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| 第35-45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5-39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35-36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6-3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2页 |
·Boule基因的多态性检测 | 第39-40页 |
·Boule基因各SNP位点分型 | 第40-41页 |
·各SNP位点的群体遗传学分析以及与山羊生产性状的关联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不同转录本m RNA表达与SNP的关系 | 第42页 |
·讨论 | 第42-44页 |
·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山羊Boule基因新转录本mRNA表达与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 | 第45-52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5-47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45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5-4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TA克隆结果 | 第47页 |
·亚硫酸氢盐(BSP)PCR测序结果及序列比对 | 第47-48页 |
·Boule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模式图 | 第48-49页 |
·不同转录本m RNA表达与DNA甲基化的关系 | 第49-50页 |
·讨论 | 第50-51页 |
·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山羊Boule基因新转录本对雄性小鼠GC-1 细胞减数分裂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52-61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2-56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52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52-5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6-59页 |
·CD513B-cmv U6超表达载体构建 | 第56页 |
·载体转染GC-1 细胞系 | 第56-57页 |
·CD513B-Boule-a和CD513B-Boule-c超表达效率的检测 | 第57-58页 |
·减数分裂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讨论 | 第59-60页 |
·小结 | 第60-61页 |
结论及创新点 | 第61-62页 |
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| 第61页 |
创新点 | 第61页 |
下一步研究计划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72页 |
附录 | 第72-88页 |
致谢 | 第88-90页 |
个人简介 | 第90-91页 |